《金燈臺》活頁刊



偽君子與真安息

陳梓宜

 

經文:路加福音第十三章10至17節

  “要守安息日”是十誡之一(申5:12)。六日要工作,第七日就要休息,不可工作。在耶穌的時代,猶太人每逢安息日就放下工作,到會堂聚集,學習神的話語;主耶穌也在安息日到會堂教導。

  這段經文記載耶穌在安息日在會堂教導。在場有個女人,因為邪靈附身而病了十八年,彎腰曲背,完全直不起身。耶穌看見,就叫她過來,說:“婦人,你已得釋放脫離這疾病了!”祂用雙手按在她身上,她立刻直起腰來,然後歸榮耀給神。(路13:10-13)

  假如你那天在場,看到一個病了十八年的人得到醫治,見到一個被邪靈附身十八年的人得着釋放,會否為這件好事而高興感恩?當時會堂裏卻因這事起了衝突。會堂的主管怒氣衝衝地對群眾說:“應該工作的有六天,你們來求醫,要在這六天裏,不要在安息日這一天!”(路13:14)

  於是耶穌駁斥這些反對祂在安息日醫病的人:“偽君子啊,難道你們每一個人不在安息日從槽邊解開自己的牛或驢,牽去飲水嗎?何況這女人是亞伯拉罕的女兒,被撒但捆綁了—已經十八年之久!難道不應該在安息日這一天解開她的捆綁嗎?”(路13:15-16)

  主耶穌斥責這些人是“偽君子”!雖然他們表面上是謹守安息日,表面上是在遵行神的誡命,但實際上他們的虔誠是虛偽的,神不喜悅他們這樣守安息。神所喜悅的守安息是怎樣的?

一.守安息不是要虛偽的虔誠

  主耶穌斥責這些反對祂在安息日治病的人是“偽君子”;這詞的希臘文是ὑποκριτής,英文聖經譯為hypocrite,而《和合本》將之譯為“假冒為善的人”。耶穌多次斥責法利賽人和經學家為“偽君子”,指出他們的錯誤:

  1. 用嘴唇尊敬神,心卻遠離神,並不是真正敬拜神(太15:7-9;可7:6-7)。
  2. 把各樣蔬菜獻上十分之一,卻忽視神要求的公義和愛(太23:23;路11:42)。
  3. 阻止人在安息日得到醫治,忽視神的憐憫(路13:10-17;太12:1-14)。

  這些“偽君子”在安息日的行徑正好反映他們如何忽視神的公義和憐憫。留意那個會堂主管所說的話:“應該工作的有六天,你們來求醫,要在這六天裏,不要在安息日這一天!”(路13:14)這表示他們不但認為耶穌在安息日治病是不應該的,甚至認為病人在安息日求醫也是不應該的。他們表面是在守安息,實際上是在安息日欺壓人。這樣的守安息並不是神的心意。

  我們也要留心提防這種虛偽的虔誠:是否表面上有宗教行為,每個星期去教會敬拜神,奉獻金錢,禱告讚美,但實際上是用嘴唇尊敬神,心卻遠離神,甚至是作惡欺壓人?神曾經藉着先知指出以色列人的這個問題:有敬拜的活動,守安息、獻祭、禁食,但實際生活卻是得罪神的。所以神憎惡他們的祭物,不聽他們的禱告。以賽亞書記載了以色列人如何禁食禱告,而神又為何不接納他們的禁食禱告。他們問神:“我們禁食,為甚麼你不看?我們苦待自己,為甚麼你不理會?”(賽58:3)神就對他們說:“因為你們禁食的時候,仍然追求私利,壓榨所有為你們做苦工的人!你們禁食的時候相鬥相爭,用凶惡的拳頭打人!像你們今天這樣的禁食不會使你們的聲音在高天蒙垂聽。”(賽58:3-4)然後指出祂要求的禁食是如何的:

“我想要的禁食是:鬆開罪惡的捆綁,解開軛上的繩索,使受欺壓的人得自由,把所有的軛折斷!把食物分給飢餓的人,把窮苦流浪的人接到你家,看見有人赤身就給他衣服蔽體,對你的骨肉同胞不袖手不理!”(賽58:6-7)

  神昔日對以色列人的要求,同樣是今日對我們的要求。主耶穌昔日對那些偽君子的責備,今日同樣在督促我們省察自己。耶穌對法利賽人說:

你們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把薄荷、芸香和各樣蔬菜獻上十分之一,卻忽視神要求的公義和愛!這些是你們必須做的,雖然那些也不可忽視。(路11:42)

  神喜悅人獻上禮物向祂表達感恩,喜悅人謙卑禱告尋求祂的幫助。但祂提醒我們,不要以為有禁食禱告,有奉獻金錢,有去教會敬拜,就必定是神所喜悅的。做這些事的人,如果忽視神所要求的公義和愛,如果在生活中作惡欺壓人,對窮人的需要袖手不理,對受壓制的人視若無睹,那其實與主耶穌所責備的“偽君子”無異。

  神對人守安息的要求也是一樣。祂不但看人是否遵行祂的誡命,工作六日之後,第七日守安息,祂同時看人如何守安息。這些偽君子反對耶穌在安息日醫病,又怪責病人在安息日求醫。但神對人守安息的旨意是甚麼?留意主耶穌的話語:

“偽君子啊!難道你們每一個人不在安息日從槽邊解開自己的牛或驢,牽去飲水嗎?何況這女人是亞伯拉罕的女兒,被撒但捆綁了─已經十八年之久!難道不應該在安息日這一天解開她的捆綁嗎?”(路13:15-16)

  在這番話語中,有個動詞出現了兩次:“解開”。主耶穌在安息日解開這個女人的捆綁,說明了守安息的意義。“解開”是一個動作;雖然守安息是不可工作,但不可工作並不代表甚麼也不作。神所喜悅的守安息,是要讓受壓制的得釋放—“解開”。祂要求我們守安息,其實是要我們記念祂的公義和慈愛,並且在生活中把公義和仁愛實踐出來。

二.守安息是實踐公義和仁愛

  當神頒佈律法的時候,說明了為何要守安息日。安息日是一個分別為聖的日子;因為神用六日創造天地,第七日休息,並且將安息日分別為聖。所以人也要六日工作,第七日休息,這樣做就是將安息日分別為聖(出20:8-11)。申命記進一步說明安息日的目的和原因:

“要守安息日,把這日分別為聖,照耶和華你的神吩咐你的那樣。六天你可以勞碌,做你的任何工作;但第七天是歸耶和華你神的安息日,你和你的兒女、男女奴僕、牛驢、一切牲畜,以及你城裏的寄居者,都不可做任何工作,好讓你的男女奴僕和你一樣可以歇息。你要記住:你在埃及地作過奴僕;耶和華你的神用強勁的手和伸出的手臂,把你從那裏領出來。因此,耶和華你的神吩咐你要守安息日。(申5:12-15)

  為何所有人和牲畜都不可在安息日工作?目的是“讓你的男女奴僕和你一樣可以歇息”(申5:14)。神要以色列人記住一件事:“你要記住:你在埃及地作過奴僕,耶和華你的神⋯把你從那裏領出來,因此,耶和華你的神吩咐你要守安息日。”(申5:15)透過吩咐以色列人記住他們從埃及為奴之地被領出來這件事,神讓他們明白守安息的意義:祂使人從奴役中得着釋放。守安息,是要讓人甚至是牲畜,從勞碌工作中得着歇息,從受壓制中得着釋放。神是仁愛的,憐憫勞碌困苦的人;神是公義的,為受欺壓的人主持公道。神要求祂的子民記念安息日,將安息日分別為聖,是要他們記得神的公義和仁愛,並藉着守安息來顯明神的公義和仁愛。

  “要守安息日”是一條顯明仁愛的誡命;與這條誡命相關的律例,還有安息年和禧年。安息年的律例,就是六年要耕種,第七年不可耕種,要讓土地歇息;這也關乎神對窮人的顧念:“第七年,你要讓土地歇息,不耕不種,要讓你人民裏的窮人吃其中的自然出產”(出23:11)。至於禧年,就是七個安息年之後的一年,神吩咐以色列人在這一年要宣告自由,所有因為貧窮而賣了田地的人可以得回他們的土地,賣身作了奴僕的人也可以重獲自由(利25:8-55)。守安息,不但要人給自己從勞碌工作中得着歇息,更是要人藉此幫助貧窮人和受壓制的人,彰顯神的公義和仁愛。

  所以,當主耶穌在世上的時候,就以正確的行動來告訴人們守安息的意義:“難道不應該在安息日這一天解開她的捆綁嗎?”人如果因為安息日不可作工而對正受困苦的人袖手不理,其實就是扭曲了安息日不可作工的意義,與神背道而馳。而如果我們只懂得去教會敬拜讚美,但在生活上對窮人的需要視而不見,對受欺壓的人袖手不理,對不公義的事情閉口不言,那很可能也會被主耶穌斥責為“偽君子”。我們要省察自己,立志效法主耶穌的榜樣,實踐公義和仁愛,作個神所喜悅的人。

  神是慈愛的,拯救人脫離患難,醫治人的疾病,赦免人的一切罪孽;祂使我們得安息,也吩咐我們守安息。主耶穌教導我們明白守安息的真正意義:不僅是虔誠守節,更是要實踐公義和仁愛。在聖經有關守安息的吩咐中,我們看到神多麼顧念困苦的人,多麼憐憫遭受壓制的人。盼望我們這些已經蒙神憐憫的人,時常思想神對人的憐憫和醫治,而能夠好像神一樣處處顧念人,按照祂的旨意來遵守祂的吩咐。

 

作者為金燈臺出版社總幹事兼總編輯。本文的經文錄自《環球聖經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