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頁刊



創世記(十三)

神的應許

鍾慶義

 

經文:創世記第十七章

   當人生受到挑戰時,我們或會感到焦慮。有人在學校表現得不好,每次期考都感到自己是個失敗者。有人感到自己在事業上是失敗者,辦事好像永遠都只是表現差勁,似乎沒有機會有更好的未來。當一個信徒處於極大的焦慮時,大得好像整個人生是失敗者時,可能會懷疑:“神是否知道我的感受?

   如果說,有一個人有這種感覺,這就是亞伯蘭。在研讀創世記第十六章時,我們探討過“神會否幫助那些幫助自己的人?”(參本刊第199期)但我們需要問更重要的問題是:對於這位可信的神,我們是否有足夠的信心,相信祂必實現祂的應許?

   神是信實的。有些時候我們感到自己是個失敗者,並懷疑神是否知道我們的痛苦及危機;但神是信實的,祂必向我們守約,成就祂的應許。創世記十六章和十七章的故事,相隔了十三年(創16:16; 17:24),亞伯蘭已經九十九歲了,而神應許給亞伯蘭的孩子仍然未出生。但主向亞伯蘭顯現來肯定祂的約,祂叫亞伯蘭活出信而順服的生命,並將他的名字改為亞伯拉罕,作為給他的應許的保證。

   應許的孩子還未出生,亞伯蘭活在懷疑和焦慮當中,神還是向亞伯蘭再次保證祂和亞伯蘭所立的約。亞伯蘭要做的,只是信靠順服,與神同行。“亞伯蘭九十九歲的時候,耶和華向他顯現,對他說:‘我是全能的神,你要在我面前行事為人;你要作完全人。’”(創17:1)神創立了割禮的禮儀,作為立約的記號:所有在亞伯拉罕家中的男性,包括亞伯拉罕,都要接受割禮(創17:9-14)。

   正如所有的立約記號,割禮可以被貶低成一個空洞的儀式;割禮要加上信心才會有重要性及意義。制定這儀式,是認同作為亞伯拉罕的後裔。與亞伯拉罕認同,不僅是身體上的,也是屬靈的(申30:6)。摩西律法告訴我們,神會對人的心行割禮,為要叫人忠心於祂:這是一個從世俗分別出來的、純潔及忠誠的記號,就是一個忠於立約之神的記號。

   亞伯拉罕順服主的命令,就給自己和所有家中的男丁行了割禮(創17:23-27)。對亞伯拉罕而言,即使在他有懷疑、感到焦慮及失敗時,他對立約的神的回應,是用徹底的信心,毫無疑問地遵行割禮儀式:“就在那一天,亞伯拉罕照着神吩咐他的,給他兒子以實瑪利,和他家裏所有的男子,無論是在家裏生的,或是用銀子買來的,都割去了他們身上的包皮。”(創17:23)

   在舊約時代,對神的信心就是相信祂必會成就祂曾應許的事。割禮的記號是外在的行為表明內在的信心,信靠神會遵守祂的諾言。對於舊約以及新約的神的子民來說,割禮這行動背後的教訓就是“心的割禮”:人必須信靠主和祂的應許而活。今天,在新約的教會中,我們持守兩個做法。第一,主餐就是新約的記號:“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逢喝的時候,應當這樣行,為的是記念我。”(林前11:25)一同守主餐,就是在基督裏新約信徒在信仰群體中的記號。我們這樣做是記念主耶穌基督曾犧牲自己的生命,並期待我們和祂喝新的那日子。因此,守主餐這個外在的行為,是表示我們內心接受了耶穌基督的“記號”。第二,浸禮是內在信心的外在宣告,就是相信主耶穌基督已經完成的工作(受死、埋葬及復活)。浸禮本身不會拯救那些受浸的人;能拯救人的是內心的決定:“我相信耶穌基督作我的救主和生命的主。”外在的行為浸禮是向世人宣佈,我已接納耶穌基督進入我的內心,已經認同基督的救贖恩典——祂的受死、埋葬及復活。守主餐和浸禮這兩個行動,必須加上信心;因為沒有信心,就不能叫神喜悅。

   在亞伯拉罕的生命故事中,我們不能不感受到神的同在、保守和大能。從亞伯拉罕離開迦勒底的吾珥,直到第十七章,神向亞伯拉罕顯現了五次,在過程中一直保守他和他的家人,而在亞伯拉罕深深感到焦慮、恐懼及失敗時,神的大能成就不可能的事情,使年紀老邁的亞伯拉罕及撒拉生孩子。

   與亞伯拉罕一樣,我們也有人的軟弱:恐懼、焦慮、倚靠自己、行使壞主意,而不是以神為滿足。作為信徒,像亞伯拉罕一樣,有時我們生活得好像失敗者一樣(不論那是真實的情況還是純屬自己的感受),容讓恐懼來使自己不能動彈,容讓焦慮來佔據自己的生命,而不能以神話語的應許來得堅固。我們倚靠自己,而沒有倚靠神去和生命中的焦慮搏鬥。可是在創世記第十七章,我們見到亞伯拉罕對神的信心,就是信靠神會遵守祂的諾言,叫應許的孩子下一年就出生。亞伯拉罕沒有遲疑,立刻進行割禮儀式,作為他內在信心的外在記號;他相信神的話語必定成就。

   我們曾否與生命中的深層焦慮搏鬥呢?在我們的生命中是否有許多恐懼和焦慮周旋着,使我們終日提心吊膽,恐怕生命中的最壞的事情發生,而我們卻不知怎麼辦?面對這種情況,一個信徒會怎樣信靠神的應許?當我們充滿焦慮,感到失敗時,神會關心嗎?

   神會關心我們,因祂是信實的神。即使在我們最深的焦慮痛苦中,在我們人生的危機中,祂仍然向我們守約,成就祂的應許,正如祂成就祂對亞伯拉罕的應許。

 

金燈臺活頁刊第199期 2019.1
本文由梁偉民弟兄翻譯自作者的英文講章。作者鍾慶義牧師為新加坡浸信會神學院講師。本文的經文錄自《聖經新譯本》。

插圖:Agnes Leung(agnesleu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