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燈臺》活頁刊



戰勝心中的巨人

柴樹良

 

經文:撒母耳記上十七章1至49節

  以拉谷兩邊都有巨人:在非利士有歌利亞,在以色列則有高人一頭的掃羅。本段經文着重的不是掃羅與歌利亞的對比,不是大衛與歌利亞的對比,而是大衛與掃羅的對比。大衛與掃羅對巨人歌利亞的看法不同,帶來不同的結果。

 一.只見現實:把恐懼帶進生命(17:1-11)

  非利士人招聚軍隊來攻打以色列;他們擁有當時最先進的軍備,還有巨人歌利亞,似乎無懈可擊。歌利亞身高六肘零一虎口(聖經學者認為可能約六呎九吋高),揮舞着矛頭重六百舍客勒(約七公斤)的長矛,穿着重五千舍客勒(五十多公斤)的盔甲,還有非利士軍隊吶喊助威,隔着山谷,對着以色列軍隊用狂言謾罵,使以色列的軍兵越來越膽怯。

  掃羅是以色列王,有責任為民爭戰。掃羅比眾民高過一個人頭,身高上可能只是稍遜於歌利亞,並不是毫無招架能力。神揀選掃羅,本來是要他帶領以色列人戰勝非利士人,但掃羅兩次不聽神藉着撒母耳所說的話(撒上13:8-14;15:1-29);他知道神已經離開了他。當神不再同在,人就只能靠自己的力量解決困難:面對一個比自己更強的對手時,便感到束手無策。

  “掃羅和以色列眾人聽見非利士人的這些話,就驚惶,極其害怕。”(撒上17:11)為何他們恐慌?因為認為歌利亞肯定會殺死他們。眾人只看見巨人歌利亞的威脅,把恐懼充滿了生命。

  歌利亞代表心中進擊的巨人。當我們面對困境時,會否只把恐懼帶進生命,而沒有思想:我們所見的是否事實的全部?

二.相信事實:信心能使人得勝(17:12-40)

  這段經文介紹大衛的時候,完全沒有提及他的裝備,只提及他是耶西最小的兒子(撒上17:12-14)。之前撒母耳去見耶西,耶西竟然忽略叫大衛回來見撒母耳(撒上16:11),可見大衛在父親眼中並不起眼。而大衛在兄長眼中也不受重視,認為他不過是一個看羊的牧童(撒上17:28)。

  雖然大衛被人忽略,受人輕看,但神卻看重大衛。神“預定”大衛作王(撒上16:1);“預定”原文的意思是“看中”。人看不中的,神看中了。神也提醒撒母耳不要看人的外貌:“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撒上16:7)。

  當大衛走到以拉谷時候,不能相信他所見到的和所聽到的一切,就是以色列人都患了“歌利亞恐懼症”:掃羅和他的大軍癱瘓了,無法作戰。隔了四十日(撒上17:16),以色列眾人仍是“極其害怕”(撒上17:24),與他們初次見到歌利亞時一樣(撒上17:11)。這就像我們懼怕的事情,時常在腦海浮現;進擊我們心中的巨人,在我們心中揮之不去。

  大衛認為歌利亞不足為懼,因為歌利亞只是一個未受割禮的人,而以色列人是永生神的軍隊,有神作為後盾。掃羅與以色列人只看見歌利亞的偉大,大衛卻看見神的偉大。

  在大衛所認識的世界,非利士巨人並不那麼可怕,因為他過去曾經歷神同在的大能。當大衛牧放父親的羊群時,為保護羊群而去抵擋野熊和獅子的時候,他親身經歷到神的偉大和真實。大衛時常向神禱告、讚美、靜思和愛慕,使他雖然不是親耳聽到神的聲音,但神的話語對他來說比獅子的吼叫聲更清楚;雖然不是親眼看見神,但神的能力對他來說比那眼前的兇猛野熊更強大。大衛知道,不是有最先進的軍隊與武器就可以打贏歌利亞,而是要有耶和華的同在(撒上17:34-37)。

  掃羅在困境中將恐懼帶進生命,大衛則有信心可以戰勝巨人。

三.超越現實:神使用有信心的人(17:41-49)

  大衛的致勝之道,在於他相信神的同在。大衛相信,神過去如何與他同在,如今同樣能夠幫助他勝過現在的困難。大衛不看歌利亞的可怕,只看神的偉大與真實。他善用自己的裝備,使用自己拿手的甩石機弦(投石器和石子)作戰。那是他牧羊時經常使用的武器,是久經訓練的。

  大衛的致勝之道,也在於他信靠神的名。他說:“耶和華救我脫離獅子和熊的爪,也必救我脫離這非利士人的手。”(撒上17:37)這是這章經文第一次提到“耶和華”的名。大衛爭戰不是為了要為自己揚名,而是為了神的名,為了神的榮耀;他對歌利亞說:

“你來攻擊我,是靠着刀槍和銅戟;我來攻擊你,是靠着萬軍之耶和華的名,就是你所怒罵帶領以色列軍隊的神。今日耶和華必將你交在我手裏。我必殺你,斬你的頭,⋯使普天下的人都知道以色列中有神,又使這眾人知道耶和華使人得勝不是用刀用槍;因為爭戰的勝敗全在乎耶和華。”(撒上17:45-47)

  這也可見大衛和掃羅的對比:掃羅行事只顧自己的名聲和面子,即使犯罪也沒有徹底認罪,只求撒母耳在百姓面前保住自己的面子(撒上15:17-31)。反觀大衛,是為了神的名而冒生命危險出戰。掃羅只見巨人歌利亞的偉大,因而恐懼;大衛卻看神的偉大與真實,憑信心超越現實的困難。

  面對心中進擊的巨人,求主幫助我們堅定相信神的同在,倚靠祂而得勝。

 

作者柴樹良牧師為金燈台出版社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