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愛,所指的就是一種捨己犧牲的屬靈氣質。這種愛正是主在人世間所流露所付出的,永遠只成全別人,不求自己的好處,更不求任何的回報。
仁愛重要嗎?保羅在加拉太書第五章22至23節提到聖靈所結的果子時,他先提到仁愛,這有何特別的涵義?
主耶穌在提到末世中將會發生種種的預兆當中,其中有一樣是:“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許多人的愛心才漸漸冷淡了。”(太二四:12)不法的事每個時代都有,但是當不法的事如同性戀合法化越來越普遍,世界對道德觀念所定的標準越來越相對化與模糊不清之時,基督徒的愛心也跟着越來越冷淡。聖經早就預告今日教會將會出現的面貌:“你該知道,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來到。因為那時人要專顧自己,貪愛錢財,自誇,狂傲,謗讟,違背父母,忘恩負義,心不聖潔,無親情…賣主賣友…”等。(提後三:1-4)
處在這個缺乏仁愛的時代裏,彼得當日所講的話更顯得重要:“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警醒禱告。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彼前四:7-8)
今日許多教堂內有一流的場所設備,一流的明星講員,一流的聽道專家。然而,這些外在的包裝同時正在暴露信徒屬靈生命的膚淺。隨着教會內部缺乏愛的交流,許多信徒的愛心和信心漸漸倒退,最後失望的離開教會。
沒有愛,哥林多教會就算有多大的恩賜也只不過如同“鳴的鑼和響的鈸一般”(林前一三:1),外面嘈鬧一片,裏面充滿許多淫亂不潔,分門結黨,剛愎驕矜與互相排斥。沒有愛,以弗所教會就算肯為主的事工勞心勞力,為主的道大發熱心,並不乏倦;然而,這並不能滿足主的心,反而讓主又擔心又失望。主所要求的只有一點,那就是恢復起初仁愛的心。(啟二:1-5)
沒有愛,誡命只是忍受,不是享受;沒有愛,禱告只是報告,不是求告;沒有愛,奉獻只是義務,不是感恩;沒有愛,敬拜只是責任,不是敬畏;沒有愛,事奉只是苦差,不是獻身;沒有愛,一切的一切都變成了重擔!
“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這是主耶穌當日對彼得所發出的問題。主耶穌要確保彼得的生命中有主的愛,才放心把小羊交付於他。(約二一:15-17)英文有一句話形容得好:“No one cares how much you know until they know how much you care”。
申命記有一個重要的宣告是以色列人世世代代要遵守的,希伯來話叫示瑪“Shema”:“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申六:4-5)新約中,主耶穌引用這句話來回答律法師的提問時,祂一方面承認這是神所定的最大誡命,一方面祂又加上另一條的誡命,那就是“愛人如己”。主耶穌還進一步申明:“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太二二:36-40)
為甚麼“愛”是律法的總綱呢?因為愛能使我們超越律法所定的條規,進到更深的地步;否則就只能達到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
所謂“盡心,盡性,盡力”,意思是毫無虛假與毫無保留的付出所有,全心全意的去愛神和愛人;在我們生活中一切所行所想的,都是出於愛而作。因為愛,我們就不願意做神所不喜悅的事;因為愛,我們願意多多原諒別人,忘記一切的仇恨與傷害;因為愛,我們甚至有力量去愛我們的仇敵,為他們禱告。(太五:43-44)所以保羅才說:“愛是不加害與人的,所以愛就完全了律法。”(羅一三:10)又說:“在這一切之外,要存着愛心,愛心就是聯絡全德的。”(西三:14)
“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太五:48)這句話常使基督徒感到為難,誰能像天父那樣完全呢?
1. 所謂完全,並非指道德無瑕疵,而是指另一類的完全,即完全的愛。路加在這方面作了非常好的詮釋:“你們要慈悲,像你們的父慈悲一樣。”(路六:36)
2. 這並非要等到將來見主面時才能達到的理想,而是此時此刻就可以實現的目標。只要你生命中的每時每刻都被神的愛所充滿,以至在生活中能完全流露或反映仁愛的氣質,你就是一個被神的旨意所整合的完全人。正如約翰所說的:“從來沒有人見過神,我們若彼此相愛,神就住在我們裏面,愛祂的心在我們裏面得以完全了。”(約壹四:12)
3. 這也並非意味毋須付上任何代價就能完成。完全人所走的路是窄路,這條路必須以捨己為出發點,以榮耀神為終點。我們願意為神付出多少?留意馬太在上文所記載的:你能愛你的仇敵嗎?你是以惡報惡,還是以善勝惡?(太五:38-47;羅一二:17-21)
“仁愛”這字的原文Agape其實就是“愛”。中文譯成“仁愛”,主要是為了修辭的緣故。既然聖經把它列在聖靈所結的果子中的第一個席位上,表明它是最重要的屬靈氣質之一,我們豈可等閒視之?更何況,教會最大的標誌離不開愛:
“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一三:34-35)
金燈臺活頁刊第一四四期 09.11
作者鄭盛光先生為馬來西亞文良港福音堂主任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