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頁刊

尼波山上的追憶(下)

李志光

 

  行行重行行,我們到達 Siyagha,亞蘭文 Siyagha 的含意與存在那裏已久的修道院有關。

一.傳聞引起的追憶

  聖地聖方濟各會在一九三二年獲取 Siyagha,隨即在該會聖經學院兩位神父巴格提與沙拿的領導下,於三三,三五及三七年在此進行考古發掘。未發掘前,尼波山的位置是個謎,只靠優西比烏說“山在希實本以西六哩之處”的線索。尼波山自古以來出現許多奇怪傳說,例如偽經摩西升天記說天使長米迦勒為摩西的屍首與魔鬼爭辯的地點便是在尼波山。另有經外作品說耶利米先知將會幕,約櫃及香壇收藏於此。聖經明文:沒有人知道摩西的墳墓(申三四:6),但有傳說謂摩西墳墓已啟示給一個牧羊人知道,墳墓地點便是在山上一教堂地板下的山中深洞中。

  傳聞是沒有根據的,聖方濟會為尋找真相而進行發掘可以理解。經過多年努力,沙拿於一九四一年將他與同工發掘的成果寫成一本書公諸於世,書名為尼波山上摩西的追憶。一九六三年,通往尼波山的道大大改善,山上的廢墟逐漸成為考察約旦的勝地。

二.銅蛇引起的追憶

  今日的尼波山巔,最囑目的是一個高懸的巨大十架,十架之上有銅蛇。銅蛇令人想起“摩西在曠野怎樣舉蛇”(民二一:4-9),十架提醒“人子也必照樣被舉起來,叫一切信祂的都得永生”(約三:14-15)。

  在今日的銅蛇十架之下自北向西,向南遙望,真個一目了然。難怪昔日耶和華可以“把基列全地直到但,拿弗他利全地,以法蓮,瑪拿西的地,猶大全地直到西海,南地,和棕樹城耶利哥的平原,直到瑣珥都指給摩西看”(申三四:1-3)。

  今日的尼波山,在約旦境內死海的東北岸,海拔二千七百呎,但因死海低於海拔一千三百呎,故彼此有達四千呎之距離,所以我們豋臨尼波山巔下望死海,倍感地位崇高。聞說在春天清晨萬里無雲,視野極佳之際,真的可遠眺到黑門山。可惜我們到訪之時寒風呼呼,雨雪紛飛,所見大部地區皆煙雨濛濛。唯獨死海,在濃厚雲層透出金色的陽光照射底下,顯出格外清晰及令人感受“風雨中的寧靜”。如斯美景,堪稱絕色,害了團友不斷的攝影,拍下難得的一刻永留記念。

三.廢墟引起的追憶

  欣賞完海光山色,我們進入一所修復好的教堂參觀。教堂正門向西;聖壇則在東面。我們在大門內的右手面看見一位年老的修女正在售賣書籍與紀念品。售賣的物品中有些比別處平,有些比別處貴,那可考各人自己的眼光了!教堂在四世紀時原本很細小,為紀念摩西而建。當 Egeria 到訪時只住了一些自埃及而來的修道士。明顯地,五世紀之時,此處擴建為一間有三個大廳式設計的座堂,後來再加建一個專供女士聚會的小教堂和一個浸池,堂內地板皆有精嵌細工的圖案,充份顯示拜占庭時代的特色。

  在教堂北面,考古學家發現了一些細小的地窖,相信是當初修道士隱居之處。但相信後來一間規模相當大的修院圍繞教堂建成,修道士的生活便得以大大改善。據測量所得,教堂與修院的整個建築成長方形,寬十六米,長十八米,內部地板充滿樹木,水果,雀鳥,動物的圖案,並有感恩紀念的砌字銘文。

  一九七六年夏天,修復教堂的工程進行期間,在教堂北廳意外發現了一個更古舊聖壇的浸池,它的地板因受主後六世紀鑲嵌細工地板的覆蓋而得以保存完好。在清除好其上的地板後,下面的狩獵與畜牧耕作圖案繽紛出現,成了現存約旦在同類圖案最古老的精嵌細工地板。

  考古學家相信直到八世紀,這間教會仍被使用。但隨後的千年歲月,直到十八世紀,教堂迭遭廢棄,以致甚少被人提及。

四.位置引起的追憶

  追憶過去,這座教堂建立的原意,無疑是希望確定尼波山的傳統位置,並提示人緬懷摩西的偉大生平。在拜占庭時代,這裏成功地建立起一個長久興盛的宗教中心,以致成為多個世紀基督徒朝聖者的心中所愛。然而誠實的追求者勿忽略今日的尼波山,明顯地在死海的東北端,所以並非在耶利哥的對面,並且與耶利哥有非常遠的距離。聖經只有兩處提及尼波山,兩處都明言尼波山“與耶利哥相對”,所以聖經學者與考古學家今日仍在耶利哥的對面繼續努力尋索與發掘,希望找到更加令人信服的尼波山。

  無論如何,傳統的尼波山,暫時仍是一個追憶摩西生平的最理想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