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燈臺》活頁刊

上行的開始——枯苗望雨

黃志倫

經文:詩篇第一百二十篇

 

我在急難中呼求耶和華,他就應允我。
耶和華啊!求你救我脫離說謊的嘴唇,救我脫離詭詐的舌頭。
詭詐的舌頭啊!他要給你甚麼呢?他要加給你甚麼呢?
就是勇士的利箭,和羅騰木燒的炭火。
我寄居在米設,住在基達的帳棚中,有禍了。
我和恨惡和平的人,同住得太久。
我希望有和平,但我一說話,他們就要爭戰。(詩120:1-7)

   詩篇一百二十至一百三十四篇是十五篇上行之詩,是以色列人到耶路撒冷聖殿敬拜上帝時邊走邊唱的詩歌。不管是住在以色列哪個角落,節期一到,他們就要出發。耶路撒冷是在山上,上行的道路不容易走,但還是要出發。信仰上行的道路也是一樣,不管這條路有多難行,我們必須有一個渴望,就是踏出第一步;正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上行之詩的第一篇所帶出的就是這個信息:枯苗望雨。我們要像一棵渴望雨水的幼苗,知道自己是在烈日暴曬中,知道自己需要有水的滋潤,好讓自己的生命能夠成長。

 一.知道環境的危險

我在急難中呼求耶和華,祂就應允我。(詩120:1)

   第一篇上行之詩的第一句話就讓我們看見,詩人知道自己環境的危險。他知道自己所處的環境不是一個理想的環境,而是一個會讓自己偏離上帝心意,會使人失去信仰見證的環境。因此他表達自己是在急難中呼求耶和華:“耶和華啊!求你救我脫離說謊的嘴唇,救我脫離詭詐的舌頭。”(詩120:2)他重複表達“救我脫離”,可見他心中多麼渴望離開現有的環境。

   詩人面對“說謊的嘴唇”和“詭詐的舌頭”,意思就是他身處的環境是說謊的,是詭詐的,與真理不符合,與上帝的心意相違背。上帝要我們說誠實話,但我們所處的環境,包括我們自己,卻常常出現說謊的嘴唇和詭詐的舌頭。上帝說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但我們卻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使用詭詐把別人擠出去。上行的詩人敏銳地察覺到自己所處的環境是這樣危險的一個環境;他說自己是在“急難”當中,表達了很着急的心情,很渴望神救祂脫離這環境。詩人形容這樣的環境像“勇士的利箭”和“羅騰木燒的炭火”。勇士的利箭是一發即中,必死無疑;羅騰木是易燃耐燒的材料,意思就是火勢容易蔓延。詩人要表達的是這種環境對我們的破壞和殺傷力是很大的,不但是自己個人的身心靈受影響,而且還會蔓延開去,殃及家人、教會、社會。我們對自己所處的環境有這樣的意識嗎?世上有太多詭詐、謊言、陷害、苦毒,我們應當知道這些污穢的影響力是很大的!我們要像詩人一樣,不但意識到環境的危險,還要渴望脫離這危險。

   當我們看着小孩成長,大概也會發現,自從孩子進入學校,內心就不再單純了。孩子開始要跟詭詐和謊言打交道,放學回家會驚訝地問:為甚麼某個同學會這樣說謊?孩子的思想開始被挑戰。可怕的是,他們很快也學會使用詭詐和謊言。當孩子進入青少年期,就面對情慾的誘惑,無論是所看的,所想的,所談的。以後進到職場,就會發現職場上的對話、媒體上政治家的言論,多數都不是造就人的好話,更多的是戴着面具、自私自利、偏離真理的言語。

   我們所處的環境就是這樣污穢。它不是一個引導我們走向上帝喜悅道路的環境,而是一個到處有吼叫的獅子四處尋找可吞吃的人的環境(彼前5:8)。我們要敏銳地知道自己所處的環境是充滿危險的,它不斷在誘惑我們偏離上帝的心意,稍不留神,我們就會被吼叫的獅子吞吃了。我們會否已被吼叫的獅子咬住了腳,使我們無力奔跑,但我們依然不曉得?我們會否已被咬住了心,使我們不再愛主,但我們還是無動於衷?求主憐憫我們。我們要像詩人一樣向上帝呼求:耶和華啊,我是在急難中!

   我們要走一條信仰上行之路嗎?那就要知道自己的環境,並求神救自己脫離污穢。為甚麼浪子會回頭?因為他發現自己的環境原來是那麼污穢,原來自己是在吃豬所吃的豆莢。人最可憐的就是執迷不悟!我們卻要明白聖經的教導,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認清這個世界的真相,好叫我們能夠在這樣危險的環境中得勝。

 二.渴望出來奔向上帝的美好

我寄居在米設,住在基達的帳棚中,有禍了。(詩120:5)

   米設是在上帝應許之地以外以北的位置,基達是在上帝應許之地以外以南的位置。詩人要表達的是,上帝的子民應該居住在應許之地,怎麼會住在應許之地以外的地方呢?詩人是藉着詩歌表達自己內心屬靈的光景,心中的掙扎,信仰的拉扯:他是“和恨惡和平的人同住得太久”(詩120:6)。他把上帝子民心中的吶喊表達了出來:同住得太久了!詩人發現自己開始麻木了,習慣了,因為住得太久了。詩人說自己“有禍了”;他要起來,要奔向上帝的美好。如果再不出來,就會越陷越深,對屬靈的事和上帝的心意也會越來越遲鈍。

   詩人心中有一個嚮往:“我希望有和平”(詩120:7)。他的心始終是屬上帝的。他如枯苗望雨般地渴望有和平,渴望與上帝和好,有真平安、聖潔、正直。他要上到耶路撒冷的聖殿敬拜上帝。我們要有一個上行的生命嗎?那我們心中要有這種渴望;如果沒有這種渴望離開現狀和奔向上帝的心,我們就只有在原地踏步,繼續留在米設和基達的帳棚。只有渴望奔向上帝的美好,才會心意更新,得到上帝的平安,得到完全的釋放,進到全新的環境。

   你渴望奔向上帝的美好,擁抱上帝的平安嗎?趕快出來,渴望出來。住得太久就習慣了,習慣了以後就不容易改。有一種理論是“二十一天養成習慣的效應”,這是在行為心理學當中的一個研究,指出只需二十一天的重複,連續二十一天,新的習慣就會開始在我們的生活中成形。起初的七天會很不自在,甚至會抗拒,但如果可以挨過七天繼續的重複,直到二十一天,從行為心理學來說,那就是已經開始進入習慣的階段。但是這二十一天的習慣還是需要用意識來維持。假如能夠堅持重複直到九十天,那它基本上就會成為自然表現和舒服的生活模式,並且已經開始不願意作出改變了。這種效應,對於學好來說是一個鼓勵;可是對於學壞來說,是很可怕的。讓我們學習像上行的詩人一樣,提醒自己是活在一個被世俗誘惑挾制的環境中,已經太久了,要渴望出來,要渴望奔向上帝。

  有社會分析員形容這場瘟疫讓許多人面對“洞穴綜合症”(cave syndrome)的問題。因為控疫所帶來的限制,人長期隔離在一個局限的環境中遠遠超過二十一天,甚至遠遠超過九十天,已成習慣,即使如今已經不用隔離,但也已經走不出這個洞穴了:不願出門,不願進辦公室,不願逛街,不願與人接近,寧可留在洞穴裏面。如果說我們需要在隔離得太久了的情況中出來,那麼,在說謊和詭詐的米設和基達帳棚中住得太久了,豈不更應該趕快出來嗎?

   我們要在洞穴中出來,要渴望離開這一切,奔向上帝。詩人說:“我在急難中呼求耶和華,祂就應允我。”感謝上帝;祂要把平安賜給所有求告祂的人,只要我們願意,只要我們如枯苗望雨般渴望,上帝就會把祂的平安賜給我們。讓我們向主禱告說:“主啊,原來我在這個充滿危險的環境中住得太久了,甚至到一個地步我已經完全被佔據了。但是我知道我要離開,我必須離開。主啊,我不要詭詐,不要爭吵,不要欺騙,不要面具,不要虛假,不要謊言;我要上行,我要勤奮,我要聖潔,我要光明。我渴慕你的美好。”

  “我在急難中呼求耶和華,祂就應允我。”只要我們呼求,主就要降下恩典的大雨來滋潤、餵養、澆灌我們,使我們成長。我們願意嗎?

   本詩的最後的一句是:“我希望有和平,但我一說話,他們就要爭戰。”(詩120:7)這告訴我們:我們始終是處在一個對立對抗的世界中,當我們越想要上行的時候,拉扯和誘惑的聲音就會出現,在我們的身邊不斷引起爭戰。但我們要堅持。我們需要有更頑強的生命力:只要願意讓上帝恩典的雨水澆灌,我們就能像埋在土地裏的種子一樣,無論怎樣被泥土擠壓,都能夠從擠壓中伸展嫩芽,長出綠葉,開出紅花,綻放光彩。雖然有戰爭,雖然有拉扯,但只要我們渴慕成長,平安是屬我們的。

   上帝吩咐以色列人一年三次上行到耶路撒冷聖殿敬拜,因為祂知道祂子民的需要。我們都需要離開米設和基達;若我們住在當中太久了,求主憐憫我們。讓我們認清環境的危險,帶着渴望來到上帝的面前,進到耶路撒冷聖殿,瞻仰主的榮美。感謝上帝,在祂沒有難成的事;祂必定會澆灌我們使我們成長。讓我們如同枯苗望雨,等候上帝。

 

金燈臺活頁刊 第228期 2023.11
作者黃志倫牧師為新加坡長老會恩澤堂主理牧師。本文是作者的講章摘錄。本文的經文錄自《聖經新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