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頁刊

事奉應有的心志

于中旻

 

  在希臘神話中,愛特拉司(Atlas)本來是屬於老一代的泰坦(Titan)之一。後來宙斯(Zeus)革命成功,罰他永遠頂着天:地圖稱為“愛特拉斯”(atlas)是由此來的。擔着全世界的重擔,是一項極苦的差事。

   卻有人願意作負重的要人。說來難以相信,世界上頗多信自己是“一身繫天下安危”的人,意思是他可以天下人誰都不用,但天下人卻少不了他!不僅把自己高估得離了譜,也顯明常識貧乏得可憐;其實,像愛特拉司一樣,只是幻想的神話產品。可是他偏硬充那種要人,不必費多想像力,也可知世事如何。

   教會是神的子民,自然應該避免那種錯誤心態,而且應有更高的標準,與屬世的人不同。

在你以上

   作領袖的,要有保羅的心志:“作基督的使徒,雖然可以叫人尊重,卻沒有向你們或向別人求榮耀。”(帖前2:6)因為知道自己不過是神所用的器皿,算不得甚麼,只將當得的榮耀歸給神:“並不是我們憑自己能承擔甚麼事;我們所能承擔的,乃是出於神。”(林後3:5)各色各類的異端,不難找出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高舉一個人,以為是唯一的最高領袖。因此,保羅警戒哥林多的信徒,要避免陷入這種錯誤:“你們效法我們〔使徒〕,不可過於聖經所記。”(林前4:6)聖靈充滿的記號是高舉基督;使徒的印記是效法基督,不傳自己。

   但掃羅的態度是多麼不同。他說:“便雅憫人哪!你們要聽我的話:耶西的兒子能將田地和葡萄園賜給你們各人嗎?能立你們各人作千夫長,百夫長嗎?”(撒上22:7)翻譯成簡單淺白的話,就是說:“聽我的話,我就給你們升官,給你們發財;來跟隨我,擁護我!”這不是某些領袖弄權自專的情形嗎?他這樣收買了奴才,是直接反對神,與神為敵;可怕的是,他代替了神的地位。當記得:在你以上有神。

   求主使我們有保羅的態度,不要予智自雄。

在你以外

   “唯我獨尊”的人,把別人看成工具,以達成他逞英雄的目的;沒有利用價值,和失去利用價值的人,則成了無足輕重,不妨消除。但聖經告訴我們,基督是教會的頭,各個聖徒則是不同的肢體:“你們就是基督的身子,並且各自作肢體。”(林前12:27)聖徒既然是蒙主揀選,又照祂的旨意和全知安排的,沒有一個是可有可無的,每一個都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有人持不同的看法,或對別的肢體“必欲去之而後快”,那是很嚴重的問題;因為那不是對一個人的事,而是對神的主權與全知的挑戰!聖徒的價值,不是以任何個人和事業的用途而決定的。我們怎敢想,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為了他釘十字架而死的人,會是沒有價值的?那麼,又何必流出寶血救贖他呢?你該相信,是你錯了吧!

   想想看,何等榮耀的屬靈事實!每個同蒙天恩的弟兄或姊妹,身體裏所流動的,是同樣尊貴的血液,所擁有的是同樣的屬天生命,我們該如何彼此相愛,彼此相顧呢!

 在你以後

   我們不但對自己要有正確的看法,對肢體有正確的看法,還要注意到繼起的人。保羅對提摩太的培育造就,正是我們應當效法的榜樣。他說:“你在許多見證人面前,聽見我所教訓的,也要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提後2:2)

   很明顯的事實是,個人必然的會衰老、死亡,這是自然現象;而教會永遠存在發展。教會的元首,自然預備繼起的時代領袖,來領導衍生並擴展的教會。因此,現有的領袖,應該體會神的心意,發掘後起的傑秀,安排他們學習事奉,預備負起神交託的使命,如同摩西對約書亞一樣。在歷史上,很多時候是照這原則來進行的;但可惜,與這規律剛好相反的,也大不乏其例。有些存有私心的人,重看自己的地位得失,過於教會的整體利益;有時候甚至心存疑忌,不願看見繼起的人有所成就。這不僅違背神的旨意,也是拒絕適應變革進步。這樣的人,自然會被淘汰,也會為教會帶來不幸。

   崑瑞亞當斯(John Quincy Adams, 1767-1848)是美國的第六任總統(1825-29)。他作了一任總統,卸任後,被選為國會眾議員(1831-48)。有人說,以前任總統之尊,而任國會議員,會不會太降格?亞當斯回答說:“為國家服務,不論作任何工作,都不會是屈尊降格!”後來,他每過兩年,連選連任,認真從事,是國會中秉持正義能言的領袖。直到八十歲的時候,他在國會議場中風,兩天後不治逝世。這是不顧名位,一生忠勤為國的美好榜樣。作為主的僕人,豈不更應有這樣的胸襟和事奉的心志?

記住三件事

   這是一個“唯我世代”;人多只為自己打算,為自己,愛自己,以至不顧別人,成了末世的通病,也是罪惡與禍亂的根源。屬主的人要儆醒,活出屬天的生命,創造屬天的文化,光照世界,道化世界。

   為達成這使命,三件簡單的基本事實要記在心裏:在你以上,有你所屬的神,你的生命、氣息、恩賜,都是從祂來的,也是靠祂維繫;在你以外,有同屬神的人,是神照祂的智慧安排的,為了要共同成就祂的旨意;在你以後,有將要興起的世代,你給他們留下的是甚麼榜樣?

 

金燈臺活頁刊第193期 2018.1
作者于中旻博士為文宣士

插圖:Agnes Leung(agnesleu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