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不知道您有沒有這樣一種習慣?吃東西的時候,要將最好吃的那一口食物,留到最後才吃,讓口中留下美好滋味。如果最後一口食物不好吃,甚至有點倒胃口,那你一整天都會感覺很不是味道。
人一生中,持續努力工作打拼,豈不都是想為自己及子女留下一些最好的東西嗎?如果人一生一世過得都很舒適,老來卻困苦又病痛纏身,你一定會努力避免這種境遇吧。
雖然有人相信命運的安排,而刻意逃避自己的責任,或“聽天由命”,其實“天”與“命”是甚麼?是不可知與無法掌握的嗎?一方面是的:人生有許多情況自己都難以掌握;但另一方面:人生的幸福與失敗,在最後時刻到達前,人是可以自己掌握的。至少,可以自我努力的部分,便是要設法將最好的,最可口的食物,留到最後一口才吃。不要像主耶穌所講的那個浪子,年紀輕輕便將一切分到手的家產敗光了(記載在聖經新約路加福音第十五章),後來卻淪落到要去與豬爭食的地步。但幸而年紀還輕,未到達老境,還可以回頭去向父親認錯,再被慈父收留。如果耗盡所有且到達暮年才要再回頭時,走都走不動了,你要含一口豬食以終嗎?
耶穌又講了另一個比喻(詳載聖經新約路加福音第十六章)︰有一個財主終生花天酒地,過着豪奢的生活。但死後到達陰間,不但不再有好的食物吃,甚至連想以指尖上的一滴水來解決口唇的乾渴也不可得,日日夜夜要在火焰中受烤炙之苦。早知如此,他會願意過這種日子嗎?當然不會。他若早知如此(他應該知道,因為生前他還讀過聖經吧),絕對會為自己留下一口最可口的美食。當時不留意,一味窮奢極侈,所以最後為自己留下的,只能是在地獄中受火煎的痛苦,到那時再想後悔也來不及了。連想救救他那還留在人間享受罪中之樂的兄弟,也太晚了。最後的一口美食,被他在生前糟蹋了,身陷地獄後連悔改也沒機會了。
朋友,你呢?在人生的盛宴結束前,你想不想為自己留下一口最後的美食呢?請好好想想,珍重,珍重。
(殷穎)
金燈臺活頁刊第一五○期 2010.11
迷信風水,不但在華人當中大行其道,近年甚至在洋人當中也非常流行...
如果有一天,你收到消息,一個你認識的人突然離世,你會有甚麼反應?
基督徒每次禱告開頭說的話,就是“慈愛的天父”;這是何等溫暖親切的稱呼啊!...
我們雖是看不見神,但藉着所造之物,我們留心思想,就可以曉得神的存在...
世人早就依稀知道,自己與神關係有問題...
“仰觀宇宙之大”(王羲之在〈蘭亭序〉之浩歎),宇宙到底有多大?...
無神信仰說沒有神,無神論者用自己的理念否定神。但神會否因為這種理念而不存在?...
人生無常,我們不能把握明天,也不知道明天如何。但上帝讓我們知道,明天之後會有更美好的明天...
如果沒有愛,人無論在其他方面如何優秀,都是沒有意義的。那麼,甚麼是愛呢?...
深愛世人的主耶穌,到處尋找失喪的罪人,直至今日還發出“你在哪裏”的慈聲呼喚!...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