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頁刊

真實的虔誠

潘國華

 

  每當想到“虔誠”之時會否聯想到“古板”,“古怪”,“落伍”這些形容詞呢?難怪很多基督徒都不想作虔誠的信徒。

  十幾年前,一位“假日酒店”的高級職員辭職,因那間酒店的總裁決定要在酒店內加設賭場。這位高級職員認為身為基督徒不能違背信仰的原則,故辭去優厚的職位。他因這事而辭職是否太過虔誠呢?

  今天教會裏有兩類信徒,一類認為宗教信仰是需要的,但並不是必須的,他們以宗教作為裝飾品,覺得不必太認真。很多信徒信主好幾年還不肯接受水禮,他們並不明白與主耶穌同死,同復活的重要。他們想得到信仰的好處,但卻不肯付代價。這一類信徒不知道何謂真實的虔誠。

  另一類信徒似乎很熱心,教會很多聚會和事奉都有他們的份兒,他們出錢出力。但是由於以為自己比較其他人更為熱心,故此很容易去批評別人,甚至誹謗他人。這一類信徒實際上也不明白真實的虔誠。

  使徒雅各在他的書第一章二十六至二十七節中,特別針對那些自以為虔誠的信徒,提醒他們何謂真實的虔誠。當然,雅各並沒有把這課題作全面的解釋,但最低限度他提供了幾點很重要的內容,叫信徒可以去思考和實踐出來。

一.約束舌頭(雅一:26)

  虔誠的第一種表現,就是約束舌頭。對傳道牧師來說,這點更為重要。

  多少時候,筆者感到口不對心,作為牧者,筆者嘗以聖經的真理與信徒分享和教導。但多時總覺得自己還沒有把教導他人的真理實踐出來。故此,多有請求弟兄姊妹代禱及提醒。

雅各在此提醒信徒要約束舌頭,否則,信徒的虔誠是沒有價值的,是虛空的。在教會生活裏,信徒可能會很小心地說話。很恭敬地讀經祈禱,但在教會以外,在閒談間卻會很不小心地說話,甚至批評,詆毀他人。如此,他們實際上是只“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提後三:5)顯然,這種虔誠只是自欺欺人,並不能得神的喜悅。

二.關懷別人(雅一:27)

  真實的虔誠不單包括參與教會的崇拜,聚會及事奉,亦包括這種敬畏神,事奉的精神影響信徒生活的一部份,而最具體的表現,就是關懷別人。

  初期教會在關懷別人這事上,給後世信徒很好的榜樣。研究教會歷史的學者指出,初代信徒有兩種很明顯的德行:(1)他們注重慈惠的事,(2) 他們看重清潔的生活。這兩點也是雅各在第二十七節這裏所強調的。現在先討論慈惠的事或愛心的服事。

  每當初代的信徒遇到其他外地來的信徒時,他們會深深地彼此相愛。“愛”是初期教會其一特徵。他們不但愛神,也彼此相愛。為何如此重視愛呢?有三個原因:(1)主耶穌親自表露祂完全的愛。在最後晚餐的時候,主耶穌為門徒們洗腳,而且祂甘願被釘死在十架上,完全表達祂為人捨命的愛,(2)主耶穌在福音書中的教訓,亦強調愛神,愛人的真理,(3)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他們心中(羅五:5)。

  初代信徒這種愛心的服事,不是局限於教會之內,而且他們更明白真正福音所帶出來的含意,這也包括社會關懷。故此,使徒們都教訓信徒們要幫助貧苦的大眾(林後八:14),雖然次序上是:“所以有了機會,就當向眾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當如此。”(加六: 10)

  歷史學兼神學家韓立(Adalf Harnack)指出,初期教會信徒參與十項慈惠事工,計有:(1) 一般的賙濟,(2)支持教師及政府官員,(3)供給寡婦及孤兒,(4)供給有病者及體弱的人,( 5)關懷被囚的人,(6)幫助窮人去埋藏他們的死人,(7)關心奴僕,(8)供給遇災禍的人,(9) 供應工作機會,(10)接待遠人。

  以上列舉的愛心行動,與當代社會的習慣完全不同。例如柏拉圖提議讓貧窮人早一些死去可減少他們的痛苦。羅馬的政治家西塞羅Cicerd 認為只有那些有智慧去運用賙濟的人才可以接受賙濟。而當時的羅馬政府不單不關懷孤兒,而且還提議養大他們可作娼妓。奴隸是被視為貨品,任由人買賣。故此,在這種不人道的社會中,初期教會可謂抗衡文化,以愛心服待當代的社會大眾。

  初期教會真誠愛心的服待,賺得當代不少人的稱讚,而且亦有多人因此而信主。著名的教會史家優西比烏(Eusebius of Caesarea, 264-349)在他的名著“教會史”(Ecclesiastical History)中指出。“初期教會信徒以真光照在不信者面前,因他們是唯一的一群,在社會的腐敗,無人道之中,以愛心,以人道的精神去服事他人。每一天他們會忙於協助他人埋葬他們的死人,又會將麵包和食物分派給飢餓的貧苦大眾…。”

  反觀今天教會的光景又如何呢?信徒不但很少關懷社會的需要,甚至連自己教會中的信徒也不多理會他們的需要。雅各很強調這種付諸行動的愛心,亦十分注重真實的虔誠,乃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這個關懷他人的職責是不可推卸的。盼望今天信徒會以愛心去體恤他人的需要,施出合時的幫助。

三.生活聖潔(雅一:27)

  若只注重社會關懷而忽略雅各在這裏接着下去的教訓,信徒就很容易走極端,以為福音就是社會改革,基督教信仰就是社會關懷。無疑,今天不少只談社會關懷,社會改革的人,被“社會福音”的主張所影響。不過,那些忠於主和祂真理的信徒,不應因為社會福音的錯誤,就避諱不談社會關懷。因為耶穌基督整全的福音,不但關懷人的靈魂,也關懷人的精神和身體的。因為神不但造人的靈魂,也造人的身體,叫整全的人得救。

  由於這樣,雅各在提醒信徒要對社會付出關懷之外,接着就立刻指出生活聖潔的重要。關懷別人和生活聖潔是不可分割的。這一點初代信徒亦留下美好的榜樣。

  初期教會的信徒從主耶穌的榜樣和教訓中,體會生活聖潔的重要。既然父神是聖潔,耶穌基督也是完全無罪的,故此,跟隨主的人也應追求聖潔的生活。不過,當代的羅馬帝國的人民,生活十分腐敗,他們有兩種很不要得的罪行──(1)拜偶像,(2)淫亂。

  生活在這種腐敗風氣影響下的信徒,並不容易過聖潔的生活。不過,初期教會的信徒卻留下美好的見證,他們並沒有被世俗所沾染,卻好像蓮花一樣,出淤泥而不染。

  當時羅馬所盛行的偶像敬拜,是以羅馬皇作為神只去供奉。故此,信徒面對很大的難處,若拜羅馬皇就會犯上拜偶像的罪,但若不拜羅馬皇就會被判為不忠於該撒,而會遭受國家的逼害。結果,當代有不少信徒寧願忠於神而不顧性命,也不敬拜羅馬皇而忍受很多苦害。

  羅馬帝國除了盛行敬拜皇帝(impexial cultin)之外,國家的道德也很腐敗,離婚甚為普遍,而墮胎,殺害嬰孩,同性戀等的罪惡很多。在這種腐敗的風氣中,初期教會的信徒卻能過聖潔自守的生活,他們重視婚姻的神聖,家庭教育及愛護兒童。並決意離棄一切污穢,不潔的行為,追求聖潔,討主喜悅。

  相比之下,今日信徒的生活又如何呢?能否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呢?今天世界的風氣與第一,二世紀羅馬時代的甚為相似,道德淪亡。但可惜今天的信徒不單沒有抗衡社會的風氣,而相反更被社會的敗壞所渲染。信徒當加倍小心!

  因此,以雅各來說,虔誠的信徒並不是古板,古怪的人。相反的,他是有血有肉,敢與這個敗壞的世俗去抗衡的人;他也是樂意放棄自己一些權利和享受,去與有需要的人分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