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路加福音第十五章的下半章,十一節至三十二節提到那兩個兒子的比喻。小兒子比作上文那些稅吏和罪人,因為這小兒子浪費了父親給他所有的一切,但後來醒悟回轉。那大兒子卻代表法利賽人和文士,他們看起來好像是一個好兒子,因為他們沒有出去浪費他父親的錢財等等,但這個大兒子完全不能體會父親的心,埋怨他父親,不因他的弟弟回轉而歡喜,反倒因祂的弟弟回來而發怒。
2. 這正是當時的法利賽人和文士的光景。他們只不過看見那些稅吏和罪人已暴露出來的罪惡,而完全看不見自己隱藏在內心和敬虔的外貌裏面的敗壞,他們完全看不見自己嫉妒和邪惡的心意。結果稅吏和罪人悔改了,他們卻沒有悔改,反而論斷批評,吹毛求疵。
3. 我們若能把握着這些比喻的重心,在解釋方面就不會有甚麼嚴重的差錯了。但比喻的細節若要細加推敲,就未必每一點都完全合邏輯,或每一點都可以有完滿的解釋了。就如一百隻羊失了一隻,為甚麼要將九十九隻撇在曠野,而去找那失去的一隻羊呢﹖為一隻而撇下九十九隻,豈不是冒更大的損失和危險﹖但因比喻的目的,在說明牧人如何寶貴失去的一隻。法利賽人等既然自以為是沒有失喪的,不需主的尋找;稅吏和罪人卻自知是失喪的,所以主耶穌要尋找他們,且接待他們。
4. 所謂“曠野”未必限定很荒涼的地方,而實際上可能是指設在田野的羊圈,因為牧羊的人會在空曠的地方圍起木欄杆,將羊圈在裏面。說它是羊圈,也可說是“曠野”。但若為這些細節爭論,就偏離了比喻的中心。
5. 另一方面,牧人找到那隻羊,就歡歡喜喜的扛在肩上回家。這種動作可以表明牧人對這失迷的羊的愛顧。適當的發揮,可以配合比喻的主題。過分的強調,就可能喧賓奪主,使人摸不清楚哪一點才是比喻的重心,失錢和浪子的比喻也都是同一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