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頁刊

超越常情的要求 

楊百合

 

經文:帖撒羅尼迦前書第五章16至18節

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裏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前5:16-18)

  這三節經文,很特別,我很喜歡,常常默想,也常常操練。這三節經文有何特別?

一.經文的要求超越常情

  要常常喜樂。傳道書第三章講到萬事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哭有時,笑有時…這樣看來,喜樂有時,愁苦也有時,豈能常常喜樂?超越常情。

  不住的禱告。禱告,我們常有操練,但豈能不住的禱告?不住的禱告,就是不停的禱告,這實在超越常情。

  凡事謝恩。我們通常遇到成功的事,快樂的事或如意的事會感恩。但凡事謝恩,意思是無論遭遇到甚麼事,包括失敗的事、不如意的事和痛苦的事,都要謝恩,這豈不是超越常情嗎?

二.如何實行主的要求

  “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裏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前5:18)“旨意”這兩個字有“命令”的意味,好像說: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裏向你們所定的“命令”。“命令”是必須遵行的,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這三件事是必須遵行的,因為這是神的“命令”;但這必須遵行的三件事,卻是超越常情的。這樣看來,我們是否能遵行主的旨意?

1. 要常常喜樂

  喜樂有兩種,一種是屬於感情的,一種是屬於意志的。當我們稱心如意、事業亨通、環境舒適、生活美滿時,很自然就有喜樂,這種喜樂是屬於感情的自然流露。而意志的喜樂,是超越環境和感情的。例如保羅說:“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腓4:4)這個“要”字,就有鼓勵的意味。喜樂可以鼓勵嗎?我們做老師,鼓勵學生要努力讀書:“要努力,不可懶惰!”努力可以鼓勵,喜樂也可以鼓勵,不然,保羅就不會對腓立比教會說:“我再說,你們要喜樂!”這種喜樂是要靠意志力超越環境與感情的。“因為他心怎樣思量,他為人就是怎樣。”(箴23:7)思想影響意志,意志影響心情。這樣看來,只要你要喜樂,就可靠主所賜的意志常常喜樂。

2. 不住的禱告

  禱告也有兩種,一種是有固定時間和地點的禱告,一種是沒有固定時間和地點的。例如聖經記載:“次日早晨,天未亮的時候,耶穌起來,到曠野地方去,在那裏禱告。”(可1:35)這是有固定時間和地點的禱告。我們每天必須有這樣的禱告,有了這樣的禱告,就能與主在心靈上有默契。這種默契是一種禱告,無聲的禱告,沒有固定時間和地點的。在上班時,做家務時、駕車時、步行時…與主的默契是沒有中斷的。這樣看來,不住的禱告是行得通的。

3. 凡事謝恩

  能凡事謝恩是憑信心,不是憑感覺。我常喜歡寫這兩節經文作為勉勵的話:“凡事謝恩”(帖前5:18)和“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8:28)。第二句是補充第一句的。我們凡事謝恩,因為我們相信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我們會蒙受損失和痛苦,但也許卻因此得到某種屬靈的福分。因此,可以放心“凡事謝恩”。

三.為何神要如此要求

  為甚麼神要我們操練“常常喜樂,不住禱告,凡事謝恩”?第一方面,神要我們做一個積極的人,不要做一個消極的人。甚麼是積極的?喜樂是積極的。甚麼是消極的?憂愁是消極的。禱告是積極的,不禱告是消沉就是消極。謝恩是積極的,埋怨是消極的。人能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就是一個積極的人。我們很容易消極:很容易憂愁,很容易消沉,很容易埋怨。因此,我們很需要這三節經文的提醒和激勵。

  第二方面,神要我們做個快樂和健康的人。聖經說:“喜樂的心乃是良藥。”(箴17:22)常常喜樂,等於常常進補;常進補,肯定身體比較健康。不住的禱告,禱告是一種心靈的出路。人最怕心靈沒有出路,心中的愁苦和憂慮沒有出路,悶在心中很苦。多年前,我家鄉金寶戲院街有一間房子燒起來,屋裏一家人,在火屋裏沒有出路,活活被燒死;可見出路多麼重要。西方有一篇小說,叫《紙球》,描寫一位老醫生在太太死了之後,就找不到一個可以傾訴的對象。他把心中的話寫在字條上,把它捲成紙球,下班回家,把紙球拋在屋子的角落。這篇小說是描寫人與人之間的隔膜。如果老醫生是基督徒,他可以向主禱告,禱告是最好的心靈出路。做基督徒真好,因為有心靈的出路;心靈有出路,就有喜樂。

  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這三件事是神在基督裏向我們所定的旨意。因此,我們必須好好操練。如何操練?先背起來。“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詩1:2)如何晝夜思想?如果沒有背熟,很難默想;現在就把它背起來吧。

  我們人很容易胡思亂想,很容易有消極的思想,很容易在心裏埋怨人,對人對事諸多不滿。當我們能不時想起這三節經文,心中默想,就能以喜樂、禱告和謝恩來代替埋怨和低沉的心情。神既然要我們常常喜樂,必賜我們喜樂;要我們不住的禱告,必垂聽我們的禱告;要我們凡事謝恩,必賜我們信心能夠謝恩。阿們!

 

金燈臺活頁刊第185期 2016.9
作者楊百合弟兄為退休教師

插圖:Agnes Leung(agnesleu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