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愛
經文:路15:11-32
引言:
因為猶太宗教領袖一直拒絕與罪人為友,不肯接納罪人,所以耶穌常接近並接納罪人而受批評。這也是今日社會所謂“上層社會人士”不與罪人為伍的原因。
一.父親是誰?
1.肉身的父親,即我們生命的來源,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神創造中所定的父母生養子女的定理,全人類都經驗而不能例外。
2.這裏以父親表明神。因為神是生命最初的起源。
二.父對子的關係
1.生—生命傳遞的關係。
2.養—培養,對兒女的供應物質的養活,與品格心志的培養。這兩種“養”有客觀的條件,如陽光,土地,空氣,食物,環境的美好等,但要有智慧去領會。其實這些“養”是一個原因—愛(詩6:4; 耶31:3),詩篇第136篇有二十六次慈愛永遠長存,但人不大領會,也少覺悟,例如:作兒女的有幾人真知父母永恆的愛。
三.浪子的醒悟(17-21節)
1.父家的豐富(17節)。外地的人情淡薄,就是父愛無窮,人愛有限。
2.社會人際關係,是人不如動物,人愛豬可賣錢,人到沒有利用價值時,就一文不值,這是唯物論無人性的殘酷現實。父子情是不看物質,神對人更不看物質,乃看人有祂的生命氣息。
結論:
如果你在人世得不到真愛,永恆的愛,不要絕望。當及時醒悟,回到獨一生命源頭神那裏,得永恆的愛,過我們在世的年日。
作者:黃彼得牧師 Rev. Peter Wong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