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書讀經講義



三.對肢體(12:5-13)

  使徒在講述信徒對神與對己應有之態度後,即指導信徒如何與別的肢體同心同工。

1. 職責的專一(12:5-8)

“我們這許多人,在基督裏成為一身,互相聯絡作肢體,也是如此。按我們所得的恩賜,各有不同。或說預言,就當照着信心的程度說預言;或作執事,就當專一執事;或作教導的,就當專一教導;或作勸化的,就當專一勸化;施捨的,就當誠實;治理的,就當殷勤;憐憫人的,就當甘心。”(12:5-8)

  這幾節說明信徒各人在主前所領受之恩賜不同,但各人應按主的託付,忠於自己的職責。在此多次提及“專一”,這“專一”是注重在職責上的忠心。意即當專心於自己的本分,當為神所託付自己之責任忠心,不推卸責任,不干擾別人,不嫉妒攻擊別人,不因別人所得的榮耀而心懷二意。但這“專一”絕非說在主的工作上絕不幫助別人,是分工卻非不合作,在此所提信徒之恩賜計有:

  A. “或說預言,就當照着信心的程度說預言”:說預言原文 prophēteia,按新約字解此字由 pro 預先及 phēmi 說話二字合成,就是預言,或神靈感的勸告之意。它雖然指舊約先知們純靈感的預言,亦可以指現今將神所已經啟示之話語予以講解,以預告或勸戒人將會遭遇的危險。所有神所啟示的話語,必有真理之原則,違反神原則的,必受挫折痛苦,遵照神的原則行事為人的必蒙福,神的僕人既深明神的真理,自然可以根據神的話語,預先及時勸戒人了,如此勸告也就是新約中所謂的作先知講道的意思。

  B. “或作執事,就當專一執事”:“執事”指在教會擔負聖職的人,原文 diakonia 指一般信徒在教會中之服務,亦可指傳道或教會職員之職責。

  C. “或作教導的,就當專一教導”:按弗四章11節,神所賜給教會五種恩賜職分中,有教師的恩賜,是教導人明白真道,認識神(參林前12:28-29)。保羅又清楚說明他的奉差派是作師傅,教導人學習真道(提前2:7)。

  D. “或作勸化的,就當專一勸化”:原文 parakalōn 即勸告之意,按新約字解,其原意是把人招呼到身邊加以勸戒,教會並無勸告者之職任,但神能賜下有勸告人的恩賜,使徒書信中常提醒我們要互相勸勉(羅15:14;腓2:1),所以看見弟兄有軟弱,當按神的恩賜予以勸告。

  E. “施捨的,就當誠實”:這誠實指當存誠意施捨。不當為貪圖名利、或為個人誇耀、收買人心而施捨(太6:1-4)。

  F. “治理的,就當殷勤”:指治理教會的人,教會凡事當“規規矩矩按着次序行”(林前14:40),所以要有治理的人。聖經並不反對教會有當遵守的規律,但不要用專權轄制的手段實行,而是本乎愛心與榜樣的原則實行(彼前5:1-4),另一方面聖經也要求信徒順服掌權的人(羅13:1;彼前5:5)。

  G. “憐憫人的,就當甘心”:既向人表現憐憫同情,就當甘心行善。這裏大概指教會中的慈善工作,應甘心樂意而作,使那些得蒙憐憫的人,可以體會及領略到主的憐憫(太5:7;雅2:13)。

2. 靈德的操練(12:9-13)

“愛人不可虛假,惡要厭惡,善要親近。愛弟兄,要彼此親熱;恭敬人,要彼此推讓。殷勤不可懶惰;要心裏火熱,常常服事主。在指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禱告要恆切;聖徒缺乏要幫補;客要一味的款待。”(12:9-13)

  A. 愛人不可虛假:愛人應真誠無偽,不可裝模作樣。

  B. 惡惡親善:真正的愛善,應含惡惡的心在內,神不但喜愛公義,且恨惡罪惡。

  C. 愛人親熱:“愛弟兄,要彼此親熱”,親切熱誠是愛的最具體表現,也是一種基督裏成為一家人的氣氛,使人感到教會有溫暖。

  D. 恭敬推讓:“恭敬人,要彼此推讓”,信徒待人應有禮貌,但不是虛偽的禮貌,而是由恭敬的心生出之禮貌。既然恭敬對方,自然推讓別人居先、居首了。

  E. 殷勤事主:“殷勤不可懶惰,要心裏火熱,常常服事主。”火熱與殷勤有密切關係,愈殷勤必愈火熱,就如一個人的身體,勞動得愈多便愈熱,靈性也是一樣,愈為主作工就愈火熱。常常服事主,就必從服事的經歷中受到激發而更加火熱。反之,在屬靈的事上愈懶惰的人,必愈冷淡。

  F. 喜樂:“在指望中要喜樂”,就是對所盼望的福要有信心,且堅信所望的必成,才會因所指望的喜樂,否則絕不會因所指望的喜樂。

  G. 忍耐:“在患難中要忍耐”,使徒從未指明要忍耐的理由,但在五章3至5節已提到患難之益處,保羅自己曾為主忍耐過許多患難,所以他確知他所事奉的神,決不會徒然叫他遭受患難;只管忍耐,不必說理由,神必給我們夠用的恩典。

  H. “禱告要恆切”:一般而論,禱告並非經常會立即看見神的應允,雖然聖經中可給我們看見一些立即蒙應允的禱告,但也有好些禱告,須忍耐等候。使徒既勸勉信徒禱告要恆切,可見當時信徒也有類似今日信徒的軟弱,容易灰心,忽略了禱告必須等候神按祂自己的時候成就祂的旨意。

  I. 幫補信徒:“信徒缺乏要幫補”,可見信徒彼此之間,應常有愛心之互相幫助。這不是指教會中的慈善部門,而是指信徒個別應留心別人的缺乏,憑愛心補助人的缺乏。

  J. 款待客人:“客要一味的款待”,就是不要只在開始時熱心款待,以後漸漸改變態度,這證明初始的熱誠有些虛偽的成分;應當始終如一,坦然而有愛心地款待。當時的客人不是像今日的客人,只小坐數小時,而是可能住上若干日子。這些客旅,多半為福音而喪失家產流亡在外,生活無着,所以教會書信中常鼓勵信徒接待客旅。所謂“一味的款待”實含有不因為他居住的日子長久,仍未能找到謀生的工作而輕視他之意,但保羅在帖後三章10節提醒另一種不肯自力更生的人說:“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飯。”

著者:陳終道牧師 Rev. Stephen C. T. Chan
出版:金燈台出版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