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立比書讀經講義



貳 為信徒的愛心與知識而禱告(1:9-11)

  這幾節中保羅的禱告有三點要義:

一.求神使信徒的愛心在知識與見識中增長(1:9)

“我所禱告的,就是要你們的愛心,在知識和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1:9)

  “知識”原文 epignōsei,英文譯作 knowledge,這個字在弗一章17節中文聖經譯作“真知道”。在西三章10節亦譯作“知識”“穿上了新人;這新人在知識上漸漸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像。”注意,保羅說這新人在知識上更新的結果,會使信徒的靈命長進,像主的形像。由此可見這“知識”不是指普通的知識,是指對神方面之認識的“知識”。

  “見識”原文作 aisthēseiKJV 譯作 judgment,意即判別,但 NASBRV 都譯作 discernment,是辨別或辨認的意思。本字新約只用過這一次,含有鑑別、識別、鑒察的意思,所以它是注重我們在經歷方面的判別力。

  保羅的禱告,是求神使腓立比信徒在認識神的知識上,和經歷神的見識上多而又多。“多而又多”就是不斷長進,十分豐富,綽綽有餘的意思。

  腓立比人是很有愛心的;從他們對待保羅方面,可見他們比別的教會更有愛心,因他們在保羅離開他們之後還是常供給他的需用(腓4:15-16)。保羅在馬其頓工作時,照聖經所明記的,只有腓立比教會在生活需用上供給他。可見他們的愛心必然十分真誠,而且相當長進;所以保羅很放心地接受他們的餽贈。他們既然特別有愛心,所以保羅就為他們禱告,求神使他們的愛心“在知識和各樣的見識上,多而又多”;不論對神的認識,和在經歷中對事物的判別能力,都大有長進,使他們有智慧,能夠照着神的旨意和人的益處,適當地運用愛心。

  保羅的禱告顯示,信徒的愛心必須加上認識神的知識,和各樣判別事物的見識,因為真愛心是與真知識一同長進的。哥林多人的毛病就是他們的知識與愛心脫節,結果便生出驕傲自大(林前8:1),或是愚昧和受欺。愛心運用得不適當的結果,會受挫折而灰心冷淡。信徒若要在愛心上增長,不但要熱心待人,也要有屬靈的智慧去運用它。認識神愈多,認識神的知識便愈增加,屬靈的判別力也跟着長進,而愛心之運用也愈加適當,如此我們的愛心就愈易於受激發而增多了。信徒愈不憑感情和肉體的衝動行事,愈能在愛中認識神。這幾方面的長進是互為因果的。如此循序漸長,信徒的靈性生命,就會日漸豐富了。

二.求神能使信徒能分別是非作誠實無過的人(1:10)

“使你們能分別是非,作誠實無過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1:10)

  “分別是非”,中文新舊庫譯本作“試驗甚麼是更美的事”,英文 KJV 也譯作這個意思。信徒在屬靈的追求上,不只是會分別是非就夠了,還要會揀選那美好的。我們的目標不是普通的好與壞,乃是要那“上好的”。一個不斷長進中的信徒,是不會以他現在的“好”為滿足,而是一直追求那更美的、上好的屬靈恩典(注意中文聖經分別是非之下的小字作“喜愛那美好的事”)。

  愛心在知識和各樣的見識上長進,就會使我們更有屬靈的眼光,知道甚麼是“更美好的事”,因而生出喜愛之心,更有力量捨棄那些卑賤的事,追求上好福分的生活。

  “作誠實無過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誠實”原文 eilikrineis,有純潔的意思。“無過”原文 aproskopoi,此字新約只用過三次,徒二十四章16節譯作“無虧”,在林前十章32節譯作“不要使他跌倒”。照這兩處的經文,可見這個字有兩方面的含意:即不使自己有過失,和不使別人有過失。我們作一個誠實無過的人,就是靠着主,運用祂所賜的各樣智慧和知識,判別各樣是非,作個真誠的人。換言之,誠實並不是無知,易受人愚弄欺騙。因為一個易於受欺的人,雖或可算為誠實,卻不算為無過。誠實而無過,表示我們應當在誠實之中有智慧,知道如何使自己不至跌落罪惡的陷阱之中,也不使別人落在罪惡的試探之中。主耶穌並非要我們作一個糊塗的老實人,而是作一個“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的人,這是末世基督徒應具備的品德。

  “直到基督的日子”,上文第6節已提到,是指主再來的時候(林前1:8;林後1:14;腓2:16;帖前5:2;帖後1:10)。本句顯示,信徒在世行事為人應以等候基督的再來為目標。我們所行所言,並非只為給今世的人觀看,更是為着將來可以向主交代。

三.求神使信徒靠着基督結滿仁義的果子(1:11)

“並靠着耶穌基督結滿了仁義的果子,叫榮耀稱讚歸與神。”(1:11)

  此處首先告訴我們怎樣才能結果子,就是“靠着耶穌基督”。基督徒該作能結果子的枝子。一棵樹能否結果子,原不在乎枝子本身,乃在乎樹如何。樹能結果子,枝子當然也能結果子。如果樹是枯干的,枝子怎能結果子呢?主耶穌說:“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裏面的,我也常在他裏面,這人就多結果子”(約15:5)。凡信靠基督的人,就是聯在這棵樹上的枝子。當然就是能結果子的枝子。因為耶穌基督乃是一棵必然能結果子的樹。所以我們能否結果子的關鍵,不在乎本身如何完全,乃在乎有否聯在這棵樹上。

  “靠着主耶穌基督”,這句話是本書的常用語,如靠主有指望(2:19),靠主知道自己將脫離患難(2:24),靠主站穩(4:1),靠主喜樂(4:4、10),靠主凡事都能(4:13),使徒屢次提到靠主,表示信徒要在各方面靠主,並且需要常常受到這樣的提醒。

  其次本節告訴我們應當結些甚麼果子應當“結滿了仁義的果子”。“仁義”原文是公義的意思,表示我們所結的果子我們在生活上、工作上所得的成功與果效應當是合法的,是用合理的手段和正當的途徑獲致的,不是用詭詐、取巧,或彎曲的方法獲得的。這種成效不但足以表彰神的慈愛如何激發人的心,也可以表彰神的公義與聖潔的德性。因為領受神生命的人,所結出的果子與神的本性相似。

  再次,本節也告訴我們應如何結果子,就是要“結滿了”仁義的果子。“結滿了”表示我們所結的果子應當是很豐富、充足,而且經常沒有缺乏。保羅這樣為信徒祈求,正反映出神的心意。神所盼望於我們的,不只是一個能結果子的信徒。乃是結滿了果子的基督徒。

  最後,本節告訴我們結果子的目的是甚麼,就是“叫榮耀稱讚歸與神”。正如一棵園中的果樹,所結的果子理當完全歸給他的主人,絕不是那些樹的誇耀或裝飾。樹本當為着增加主人的利益與享受而結果子,信徒結果子也應當以能使神得着完全的榮耀為最高目的。

  一棵樹結滿了果子,是表示那棵樹有很深的樹根,隱藏在泥土之下,經常吸收地裏豐富的養料,所以才能結出那麼豐滿的果子來。基督徒能結豐富的果子,必須深藏在基督裏,經常從神那裏領受亮光和啟示。

  這就是保羅為腓立比人所作的禱告,也是現今信徒追求的目標。

著者:陳終道牧師 Rev. Stephen C. T. Chan
出版:金燈台出版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