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頁刊

大使徒勝冤情

陳終道

 

  有些基督徒,曾經熱心事主。後來因人的誤會,受了委屈,便灰心喪志,不再熱心事奉了!基督徒最大的勝利,是勝過人捏造的壞話,主耶穌稱這種人為有福的。本文要跟讀者分享,偉大的使徒保羅,如何受委曲,勝冤情,得着公義的冠冕。

  “第二天,保羅同我們去見雅各,長老們也都在那裏。保羅問了他們安,便將神用他傳教,在外邦人中間所行之事,一一的述說了。他們聽見,就歸榮耀與神,對保羅說:‘兄台,你看猶太人中信主的有多少萬’,並且都為律法熱心。他們聽見人說,你教訓一切在外邦的猶太人,離棄摩西,對他們說,不要給孩子行割禮,也不要遵行條規。眾人必聽見你來了,這可怎麼辦呢?”(徒二一:18-22)

  這幾節聖經看起來似乎沒有提起使徒保羅受到甚麼委屈的冤情,但其中表現了當時耶路撒冷的長老們(包括雅各在內),雖然對保羅在外邦人中傳道的消息為他們感謝主,歸榮耀給神。但這話剛說完,他們立刻為保羅擔心,因為他們知道在耶路撒冷信主的猶太人數以萬計,且都熱心律法,這些人聽到保羅“教訓在外邦的猶太人離棄摩西…不要給孩子行割禮,也不遵行條規…”這些錯誤的傳言,與本章下文引起的大騷亂,大有關係。是誰把這偉大的宣教士,變成囚犯的身分呢?這些存有偏見數以萬計信主的猶太人,要負相當的責任。

一.耶京會議未真正解決割禮問題  

  首先我們要注意的就是,很多解釋聖經的人,因使徒行傳第十五章有從耶路撒冷下來的猶太人告訴安提阿的信徒,說外邦人信耶穌還要受割禮才可以得救。保羅跟他們有很大的辯論,最後上耶路撒冷,在教會頭一次的大會議裏作出決定,外邦人不必受割禮。

  彼得與眾長老清楚說明:

  “我們得救,乃是因主耶穌的恩,和他們一樣,這是我們所信的。”(徒一五:11)

  眾人就默默無聲了。後來雅各與耶路撒冷的長老們決定發出公函,提出幾個簡單的條件讓外邦信徒遵守,就是“禁戒祭偶像的污穢和姦淫,並勒死的牲畜,和血。這幾件你們若能自己禁戒不犯,就好了。”很多人因而認為割禮的問題在使徒行傳第十五章已經解決了。其實使徒行傳第十五章只是使徒,長老,同工們在憑主恩得救方面,取得一致的見解,並不能說當時所有信主的猶太人和長老,許多年以來所遵守的律法規條,能一下子轉變過來。例如,絕大多數猶太信主的人,並沒有改變他們不跟外邦人一起吃飯的傳統(徒一一:1-3;加二:11-14)

  在此,從長老們對保羅所說的話:“…他們聽見你教訓一切在外邦的猶太人,不要給孩子行割禮…”,可見這些猶大割禮派的人直到保羅第三次佈道回程,始終跟保羅作對;保羅並非勸外邦的猶太人不要給孩子行割禮,他只是嚴厲的反對那些認為接受耶穌基督不夠,要加上受割禮才可以得救的講法。這種道理與救恩的真理不合(徒一五:1),這是保羅所要爭論的。似乎在保羅幾次佈道行程中,猶太人一直緊緊追蹤,不但在當地挑唆群眾迫害保羅,也不斷把歪曲的消息傳回耶路撒冷,並且不斷使數以萬計的耶路撒冷信徒,對保羅在外邦傳道的工作,產生重大誤會與偏見。以致一聽見有人說保羅帶外邦人進聖殿,全城的人便引起大騷動。

  從這種傳言可見耶路撒冷的母會,在當時資訊不發達的情況下,對於反對保羅的人所傳有關他在外邦傳道的負面偏見,未及複核及改正,以致許多猶太信徒,都信了那些毀謗的話。注意:長老們說:“猶太人中信主的有多少萬”這句話,證明長老們為保羅擔心的還不只是非信徒的猶太人,而且是信主的猶太人對保羅的偏見。

二.不利保羅之因素漸增

  保羅第一次佈道行程中有耶路撒冷教會所尊重的巴拿巴同行。但第二次佈道行程開始時,保羅與巴拿巴為了是否應帶馬可同去而起了爭執,彼此得不到同一的意見。結果保羅帶西拉繼續前行,巴拿巴則帶了馬可坐船往居比路去,居比路是安提阿對開的一個小島,等於是走回頭路了。他們後來有沒有到耶路撒冷,聖經沒有清楚記載。保羅卻到敘利亞,走遍基利家,堅固教會,然後再到路司得,以哥念等地。換句話說:保羅在第二次旅行佈道時就跟巴拿巴,馬可分手了。馬可後來是彼得得力的同工,雖然聖經沒有記巴拿巴往後到那裏去,比較可能的推想是馬可回到彼得那裏,成為他的助手,而且彼得稱他為“福音所生的兒子”,是非常親密的關係。

  馬可為甚麼在第一次佈道時半途離開保羅?聖經沒有說明原因。有人以為馬可怕受苦,其實第一次旅程中那個小佈道團在馬可離開之前,沒有受過甚麼苦,這是可以肯定的。所以馬可不會因怕吃苦而半途折返,倒可能因當時巴拿巴不是站在領導的地位,保羅倒是主要領導人,心裏不服氣而回到耶路撒冷去。像巴拿巴這樣的人,不會說任何不利於保羅的話,馬可也沒有帶回任何不利於保羅的消息,可是巴拿巴和馬可都是耶路撒冷教會所認同的人(保羅所以能被使徒們接受,巴拿巴對保羅的支持,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些反對保羅的人,卻必然會利用這些機會,向耶路撒冷教會說些引起人對保羅反感的壞話。 

  此外,在加拉太書第二章,彼得帶着耶路撒冷信徒探訪安提阿時,彼得初時跟外邦信徒一起吃飯,等到後來耶路撒冷的信徒都來到時,彼得竟因怕猶太人而不敢跟外邦人一起吃飯。保羅便當眾責備彼得,認為他這樣行,“與福音的真理不合”(加二:14)。彼得雖然沒有因此不尊重保羅(彼後三:15-16)但其餘的猶太信徒未必了解這些事,事後仍會存記在心,這一類的事,都會使猶太信徒更易相信別人對保羅的毀謗。但這些都是保羅為福音盡忠不得不惹人誤會的痛苦。

三.保羅預感需回耶路撒冷

  在此讓我們先留意保羅因猶太人背後的毀謗如何陷於心靈孤立的處境中。根據使徒行傳第十九章二十一節保羅在第三次佈道行程中,在以弗所銀匠底米丟還未引起大騷亂之前,已有意回耶路撒冷報告他在外邦的工作──

  “這些事完了,保羅心裏定意,經過了馬其頓亞該亞,就往耶路撒冷去,又說,我到了那裏以後,也必須往羅馬去看看。”(徒一九:21)

  到了使徒行傳第二十章,在米利都打發人把以弗所的長老請來,跟他們話別,說了許多勸勉的話,其中有一句“你們以後都不得再見我的面了”,使以弗所的長老非常傷心,後來他們跪在岸邊禱告,抱頭痛哭。第二十章末句再重複保羅“以後不能再見我的面”那句話,因為保羅已有預感,可能沒有機會再見以弗所的長老,結果他上耶路撒冷果然被捕,送到羅馬。從羅馬監獄出來的時候,沒有機會見以弗所的長老們了!但這句話證明保羅在心靈中已知有不利於自己的預感,且認定必需上耶路撒冷去。

  注意保羅與長老話別時另一句話:

  “但知道聖靈在各城裏向我指證說:有捆鎖與患難等待我。我卻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證明神恩惠的福音。”(徒二○:23-24)

  保羅在那時候已經感受到聖靈在各城印證有捆鎖和患難等待他,就是上耶路撒冷時會發生的事。保羅在米利都時已有這預感,我們甚至可以推想保羅在繼續受猶太人一再迫害之中,在他遠遠到外邦不顧性命的在福音的“最前線”打那美好的仗的同時,在“大後方”的耶路撒冷已有許多陷害他的傳言,使他陷於心靈孤立的處境中。

  到了第二十一章保羅在腓利家居住時,有先知亞迦布預言保羅上耶路撒冷要被捆鎖,於是好些信徒就勸他不要上耶路撒冷,但保羅定意要去,說:“你們為甚麼這樣痛哭,使我心碎呢?我為主耶穌的名,不但被人捆綁,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願意的。”大家就不再勸他了,亞迦布的預言不過是另一方面的印證,因為聖靈早在各城向他印證,保羅一而再的留心聖靈的感動,清楚知道要上耶路撒冷,面對患難和捆鎖,也是要面對猶大人對他的毀謗。

四.站在福音最前線的使徒

  事實上猶太人並未因耶路撒冷教會的議決就不再逼迫保羅。從使徒行傳第十七章保羅到了帖撒羅尼迦,進猶太人的會堂,遭猶太人反對和逼迫,保羅逃到庇哩亞去,那些猶太人緊緊的追趕他。後來保羅到了哥林多(徒一八章),也同樣受猶太人的逼迫。這些猶太人,除逼害他之外,也會把不利保羅的消息傳到耶路撒冷,使耶路撒冷的信徒,對保羅有偏見的人日增。這就是保羅到耶路撒冷時,長老們為他擔心的緣故。

  另一方面,保羅冒着人的逼害與毀謗之中,不斷在外邦各城傳福音,建立教會,又在他寫哥林多後書時,為使哥林多信徒了解他為福音工作的盡心竭力,簡略的訴說他為主受苦的經歷──

  “他們是基督的僕人麼,(我說句狂話)我更是。我比他們多受勞苦,多下監牢,受鞭打是過重的,冒死是屢次有的。被猶太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減去一下,被棍打了三次,被石頭打了一次,遇着船壞三次,一晝一夜在深海裏。又屢次行遠路,遭江河的危險,盜賊的危險,同族的危險,外邦人的危險,城裏的危險,曠野的危險,海中的危險,假弟兄的危險。受勞碌,受困苦,多次不得睡,又飢又渴,多次不得食,受寒冷,赤身露體。除了這外面的事,還有為眾教會掛心的事,天天壓在我身上。有誰軟弱,我不軟弱呢?有誰跌倒,我不焦急呢?”(林後一一:23-29)

  注意:保羅所寫哥林多前,後書,間隔的時間不長,大約一年左右,在主後五十五年至五十六年之間。換言之,他寫哥林多後書的時候,已被猶太人打了五次,每次四十減去一下。正如上面所引的經文,他為主受了那麼多的苦,建立了那麼多的教會,除了第一次旅行佈道跟巴拿巴一起,第二,三次他是帶着遍體傷痕出去傳道的,並沒有機會把傷養好了再出去。只看他被打五次,所受的傷需要相當時間休養才會痊癒,還有被棍打,被石頭打,甚至人以為他已死了,單憑他所提這幾樣,足以說明保羅如何不顧性命的把福音傳出。古今中外,沒有一個人可以跟他相比的。

五.忠心神僕所得的回報

  1. 人的回報

  這麼一位忠心的真理戰士,經常帶傷上陣,為福音勇往直前,結果纍纍,在工場上要為許多新建立的教會掛心。像父母的心腸教導,勸戒,表白自己,甚至像哥林多這樣的教會,除了分爭結黨之外,還看不起保羅,說他“氣貌不揚,言語粗俗”(林一○:10),又懷疑保羅用心計牢籠他們(林後一一:16),他卻始終看他們像自己用福音所生的兒女(林前四:15),甘願為他們費財費力(林後一二:14-16),苦口婆心,不得不告訴他們,他如何為基督受了許多逼害,受飢受寒,又為眾教會信徒掛心。除了牧養,指導,調教信徒之外,又不斷受猶太人,外邦人的苦害。 

  可能最使他痛心的是,連耶路撒冷的“總會”竟“有多少萬猶太中信主的人”聽信一些不利於保羅的片面毀謗,成為一股反保羅的群眾力量,使耶路撒冷的長老們也難以應付。這位身經百戰,要建奇功的開荒佈道家(宣教士)回到耶路撒冷報告工作後,忽然之間竟成為萬手所指,應該處死的犯人!

  那些群眾只不過聽了亞細亞來的猶太人說保羅“帶希利尼人進殿,污穢了這聖地”(徒二一:28),亞細亞就是保羅回耶路撒冷所經的米利都與以弗所信徒話別的範圍,這些人中竟有人跟着回耶路撒冷,留意保羅的行動,找機會陷害他。耶路撒冷的猶太人一聽見他們的誣告,便深信不疑,不問情由,拳打腳踢的要置之於死地。為甚麼他們容不下忠心的神僕?他們竟比不上那外邦人的千夫長,雖然不認識保羅,還以為他是被政府追緝的謀反兇徒;卻把保羅從那些盲目的群眾中救了出來,為要依法處置。這就是一個忠心傳道的神僕該得到的回報嗎?

  2. 神的回報與恩典

  雖然人所給保羅的回報是那麼可怕的冤情加上無情;但神為祂僕人所安排的是人心所未想到的。神藉着那位不知情的千夫長加上盲從騷亂的大群眾,把大騷亂變成一次大型佈道會,作為使徒保羅第四次佈道行程的開端。(雖然不少現代解經家,神學家認為那只是保羅的囚犯行程。筆者個人不同意這種觀念,參拙作直到地極二一,二二,二七章註解)他心中的喜樂和想得着的不是人前的尊崇,高位,稱許,而是福音的擴展。他希望能實現到羅馬還福音債的心願,神就利用這機會,成全了他。

  使徒行傳第二十二章他在營樓佈道大會開始,第二十三章在四百多名的軍兵保護上,移囚於該撒利亞,這些軍兵必然知道這保羅是為基督的緣故,不是犯罪的囚犯。使徒行傳第二十四章保羅向貪官巡撫腓力斯佈道,使腓力斯“甚覺恐懼”。第二十五,二十六章向巡撫非斯都與亞基帕王作見證,第二十七章開始羅馬行程。在狂風駭浪中留下美好見證,神把全船二百七十六人都賜給他(徒二七:24,37),又在米利都見證了神的作為。(徒二八:1-10)最後,一到羅馬就約請猶太同胞,向他們傳講“神國的道”。(徒二八:23-31)

  所以從使徒行傳第二十一至二十八章中,保羅一直在身不由己的處境中,靠着神向各種人佈道,包括羅馬軍兵,高官,荒島上的土人,各種告御狀的囚犯,猶太人等。所以保羅的第四次佈道行程是神親自為他安排的會,對保羅來說,這就是神所給他的回報,是他心中的喜樂與滿足。

  3. 神的寶貴應許

  神除了奇妙的為保羅扭轉劣勢,把全城的大騷亂,變成一個大佈道會,讓保羅站在營樓,為祂作美好的見證之外,還給他非常珍貴的應許和保證,這保證就是下文第二十三章特別向保羅顯現中所給他的保證:

  “當夜,主站在保羅旁邊說,放心吧,你怎樣在耶路撒冷為我作見證,也必怎樣在羅馬為我作見證。”(徒二三:11)

  這節經文包括了以下幾點認同與保證:

  (1) 神認同了保羅在上章的大佈道會中的見證是為祂作見證,且暗示了上章的轉機是神暗中的作為。注意,這時保羅在耶路撒冷的千夫長手下,未移囚該撒利亞。

  (2) 神向保羅保證他必能“在羅馬為我作見證”,一如在耶路撒冷那樣,換言之,他在耶路撒冷所遭遇的一切陷害,以及直到羅馬之間的一切挫折遭遇,也都必有神的同在。他自己雖正在受人拘禁之下,卻也在神的眷護之中。事實證明,他確實在不由自主的處境中,不斷把福音傳開了,又在大海遇風的絕境中得神眷佑,有意外的福音成果。(徒二七:13-15)

  (3) 神認同了他從耶路撒撒冷的大佈道會開始,直到羅馬獄中的工作,都是為神作見證,傳福音。他所留下的不單是囚犯的腳蹤,乃是傳福音使者的光榮腳蹤?

  4. 神的指引

  許多人,質疑為甚麼保羅要上訴該撒,在使徒行傳第二十三章十一節主對他說:“放心吧,你怎樣在羅馬為我作見證”這句話,已暗示給保羅他這樣被人捉拿是神讓他可到羅馬的途徑。當時他還在耶路撒冷,隨後才被千夫長送到該撒利亞,拖廷了兩年。(徒二四:27)然後由非斯都巡撫接辦他的案件,猶太人仍想求非斯都把保羅發回耶路撒冷,然後埋伏暗殺他。所以,保羅若被釋放返而可能被殺,上訴該撒不但是神用這機會把他送往羅馬,也是最安全的途徑,由此可見,雖然撒但想盡力利用猶太人殺害保羅,神卻用奇妙的方法保護祂的僕人平安的到羅馬傳福音,甚至“御營全軍都知他是為基督的緣故”。(腓一:13)

總結: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

  使徒保羅雖然事實上為神作了美好工作,卻被許多猶太信主的人(也有其他猶太人)所鄙視,又無故的挨了毒打,卻仍能“站在臺階”,向眾人佈道見證,屢次受無理的迫害,仍不喪膽也不喪志的忠於神的託付,因他不但信神的慈愛也信神的公義。信神慈愛使他願擺上性命為福音勇往直前,信神的公義,使他不在意人的論斷,毀謗,陷害,冤情。他對哥林多人說:

  “所以時候未到,甚麼都不要論斷,只等主來,祂要照出暗中的隱情,顯明人心的意念,那時各人要從神那裏得着稱讚。”(林前四:5)

  那正是他相信神的公義的人生觀的表露。

  弟兄姊妹們,我們曾為主受了委屈嗎?思想大使徒保羅所留下的榜樣吧!他受的是極大的冤情,我們受的不過點滴的小冤情,實在不足掛齒。但是我們可能為了很小的冤情,傷心,灰心,甚至向神提出許多不應該有的質問,對弟兄有許多懷恨與苦毒。讓我們留心保羅即將殉道之前寫下的金句:

  “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祂顯現的人。”(提後四:8)

  請留意在本節金句保羅特別指出:“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他怎樣確知神為他預備的是“公義的冠冕”?因他一生之中,無論為真道打仗,為跑十架道路,或為守住真道,受了無數委屈冤情,卻都因信神的公義而勝過了。主耶穌不是告訴我們,天父經常在暗中察看嗎?祂必然讓每個受冤屈的人得着配得的公義冠冕啊!

各期文章 訂閱本刊

尋找《金燈臺》文章

※如果没有輸入關鍵字,將會列出全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