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來書讀經講義



二.勸勉信徒應更加勇敢前進(10:32-39)

  在第六章的警告之後,著者曾勸勉希伯來信徒,應在他們已有的愛心上更加勉勵,在這裏也是這樣。著者在警告背道之人的危險後,又勸勉信徒要追念他們往日那樣熱誠為主受苦的經歷,而應當更加勇敢進步。從這段記載中,可見這些希伯來信徒,曾為信主的緣故,付了很大的代價,忍受過很大的逼迫,按使徒行傳所記,教會最初期所受的逼害(徒8:1,9:1,12:1),也就是這些希伯來信徒所遭遇的經歷。但到著者寫信給他們的時候,他們當中已經有許多人漸漸信心搖動,冷淡退後,在真道上疲倦灰心。所以著者一再以離棄道理之人的危險警告他們,又勸勉他們要堅守所信所望的到底,要追想往日的熱心而奮起愛主,更加長進。

1. 稱讚他們往日為主的捨棄(10:32-34)

“你們要追念往日,蒙了光照以後,所忍受大爭戰的各樣苦難。”(10:32)

  他們不像六章4節的人,雖蒙了光照卻沒有接受所看見的光;他們乃是為那光照了他們的真道忍受苦難的人。可見他們不是只蒙了光照,誠心接受福音的光進入他們裏面,並且勇敢地為福音爭戰,受苦。他們的見證曾震動許多人,成為一件使人難忘的大事,以致著者對他們往日那種為道受苦的轟烈事情,也有深刻的印象,認為可以激勵人的愛心,所以在這裏再提起來,以勉勵他們自己。

“一面被毀謗,遭患難,成了戲景,叫眾人觀看;一面陪伴那些受這樣苦難的人。因為你們體恤了那些被捆鎖的人,並且你們的家業被人搶去,也甘心忍受,知道自己有更美長存的家業。”(10:33-34)

  在這幾節中論及:

  A. 他們所受的逼害:

   a. 忍受大戰爭(32下):他們沒有向罪惡的勢力屈服,而放棄信心,倒是勇敢為福音爭戰,勝過逼害,保持信仰。

   b. 各樣苦難…患難:屬靈的爭戰,不是爭取屬血氣的勝利,乃是憑屬靈的能力,以勝過外來的苦難,不因苦難搖動。他們為福音受了自己同胞的許多苦難,並不喪志。

   c. 被毀謗:這是他們所受的各樣苦難之一。逼害信徒的人,在損害信徒的身體和財產之前後,必加以惡毒的毀謗,使他們受了苦害之後又失去人的同情,以為他們是該受的。

   d. 成了戲景叫眾人觀看:世人看基督徒因信基督而受苦乃係愚昧。他們看見信徒突然改變生活,和拒絕罪惡的行事,似具戲劇化,反乎常人,他們或直接逼害信徒,或袖手旁觀,視信徒受到逼害如觀劇,不同情反而取笑。希伯來信徒有過這樣的經歷,所以著者說他們“成了戲景,叫眾人觀看”。但使徒保羅也承認自己成了一台戲,給世人和天使觀看(林前4:9),這對我們有很好的教訓。每一個忠心的基督徒,乃是一個“屬靈的演員”,他們必須完全遵照屬靈的“導演”(聖靈)的指導,和屬靈的“台詞”(聖經),在屬靈的“戲台”(世界)上,說話動作,才能作一個成功的“演員”。如果他們隨自己的喜好說話動作,就必定失敗,羞辱主的名。

   e. 家業被人搶去:他們為信主的緣故,家業被人搶去,變成破產的窮人,生活受威脅,但他們並沒有怨嘆主為甚麼不祝福他們,可見他們信主全不是為貪求今世的好處,倒是願捨棄今世的財富。

  B. 他們受苦時所存的態度:

   a. 同情受苦的人:“陪伴那些受這樣苦難的人”,他們一面自己為福音受苦,一面同情別的為福音受苦的人,與他們同受苦,這是何等美好的受苦見證。許多人在受苦中只希望得到人的同情,深恐受別人的牽累而多受些苦難。但他們不但不希望別人來同情自己,不埋怨別人牽累自己,倒是記念別的受苦的人,不怕受累,樂意與弟兄同受苦,實在是今日信徒最好的榜樣。

   b. 體恤受捆鎖的人:在他們的弟兄中,有些人所受的苦難比他們更重,不但家業被搶,且被捆鎖監禁起來。他們自己既也受逼害,卻仍然沒有懼怕,體恤扶助了那比他們受苦更多的人,可見那時他們愛主的心何等熱切,只顧體恤別人的困難,不體恤自己的痛苦。

   c. 甘心忍受損失:他們完全樂意為主受患難和物質的損失,毫無勉強怨言。他們甘心受苦,所以他們所受的苦難,變成他們難以形容的快樂;但若他們不甘心受苦,則不但苦難未必因不甘心就能免去,反而更覺痛苦。所以我們為主受苦應像他們那樣“甘心忍受”才有益處。

   d. 知道自己有更美長存的家業:使他們能這樣甘心忍受苦難的緣故,是因為他們有美好的盼望,他們盼望那更美長存的天上家業,所以就輕看這屬地暫時的家業,而願意為主捨棄。在上文著者曾勉勵他們“堅守我們所承認的指望”,在此指出他們往日能那樣為主受苦的原因,就是由於堅持所承認的指望的緣故;反之,現在他們開始灰心退後,則係由於對所承認的指望不堅信的緣故。

2. 勸勉他們現今應存的心志(10:35-39)

  A. 應有的勇敢:

“所以你們不可丟棄勇敢的心,存這樣的心必得大賞賜。”(10:35)

  “勇敢的心”,就是他們從前所有的勇敢,不怕為主受苦,不怕為人受累,不怕家業損失的勇敢,存這樣的勇敢,必得大賞賜。但希伯來的信徒,雖然往日有這樣的“勇敢”,現在卻不像“往日”那麼“勇敢”為主了。照理他們現在信主的年日既已久,應當比初信主時更勇敢才對,但事實相反,他們現在比初信主時更沒有勇敢為主的心,所以著者勸勉他們“不可丟棄勇敢的心”。許多信徒也是這樣,他們起初信主的靈性情形比現在更好,他們若能恢復到像初信主時那種情形,就已經很好了。

  信徒靈性上的善行,是會失去的,縱使已往有很好的屬靈美德,很熱心愛主,很甘願為主受苦的經歷;但這些,並不夠表明我們現在就是像已往那樣的愛主,可能現在已經遠不如從前,像這些希伯來信徒一樣,須要追想往日愛主的勇敢心志,以勉勵自己現在還能像往日那樣愛主。

  B. 應有的忍耐和盼望:

“你們必須忍耐,使你們行完了神的旨意,就可以得着所應許的。‘因為還有一點點時候,那要來的就來,並不遲延。’”(10:36-37)

  他們不但應當保持往日所有的勇敢,也應當像往日那樣存忍耐和盼望的心。當時的希伯來信徒,在信仰和生活上,仍像往日那樣受到試探,但他們這時卻沒有了往日那種勇敢、忍耐和盼望的心,所以著者勸勉他們應當持守以往那樣的心志才能勝過當前的“苦難”。

  “必須”,顯見“忍耐”乃是行神旨意所“必須”的條件。要遵行神的旨意,必先存忍耐的心,視受苦為分內的事。使徒保羅說:“我們進入神的國,必須經歷許多艱難”(徒14:22),所以要行完神的旨意,必須忍耐到底,才能得賞賜(雅1:3)。而“行完了神的旨意”乃是“得着所應許的”先決條件。但在這裏所說的“應許”,不是指普通生活或工作上的應許,乃是指下節“還有一點點時候,那要來的就來,並不遲延…”而說的。這意思就是,他們所信靠的救贖主,必要快來,他們所受的苦難不過是暫時的痛苦而已。那時祂必報應那些使他們受冤屈的人,而他們則必享受義人應享的福分。

  著者深知這關於基督再來的應許,乃是信徒最大的盼望,是他們能忍耐行完神的旨意的最大力量,他們若堅持這美好的盼望,就不會覺得苦難的日子太長久,只覺得不過“一點點時候”就快要見主了。當信徒感到今生的日子短暫時,就會分外覺得主來的日子近了。所以著者用主再來的寶貴應許勉勵他們,使他們對將來的盼望有更確定的信念,不至因苦難而灰心。

  “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羅5:3-5),這正是受苦而灰心的信徒所須要的信息。

  C. 應有的信念:

“‘只是義人必因信得生,他若退後,我心裏就不喜歡他。’我們卻不是退後入沉淪的那等人,乃是有信心以致靈魂得救的人。”(10:38-39)

  在這兩節中,著者堅定他們應有的一種信念,就是使他們確實知道他們不是屬於“退後入沉淪”的那等人,乃是“有信心以致靈魂得救”的那等人,因為“義人必因信得生”(哈2:4;羅1:17;加3:11),這是神信實的應許。他們既有這樣確實的永生盼望,就當勇敢行完神的旨意,不可灰心退後,免得失去神的喜悅。

  “義人必因信得生”,這不是信賴基督的人得救的確實保證,也是信徒在受苦之中的大安慰。他們雖然因信福音而遭受各樣的患難,甚至喪失他們肉身的生命,但他們因信所得的永生卻是沒有人能奪去的(約10:28-29)。他們雖或“因信”在今世喪生,但他們卻必“因信”活在永世的榮耀裏(林後4:12-18)。

  “我們卻不是…”,注意這裏著者不是說我們希望不是退後入沉淪的那等人,而是用肯定的語氣說“我們卻不是…”退後入沉淪的那等人,乃是有信心以致靈魂得救的那等人。所以,這句話很清楚地把這些希伯來信徒,與那些背離道理的人分別出來。表明著者雖然用那些背道者的危險警告他們,但著者深信他們和著者一樣地不是那等人。這39節的話與六章9節的話相似,在那裏著者也曾用離棄道理之人的結局警告他們,但卻清楚地表示,他深信那些希伯來信徒,雖然靈性軟弱,卻勝過那等滅亡的人。

著者:陳終道牧師 Rev. Stephen C. T. Chan
出版:金燈台出版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