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燈臺》活頁刊



經火煉的信心

陳終道

 

經文:約翰福音十一章1至45節

   這段經文記載耶穌使拉撒路復活。神藉着伯大尼一個小家庭所受的試煉,顯出耶穌基督是生命之主。讓我們看看這個家庭如何在苦難中榮耀神。

一.主所愛的人也會生病嗎?

   這個家庭只有三個成員:馬大、馬利亞和拉撒路,聖經沒有提及他們的父母,可能已經去世。姊弟三人相依為命,聖經明講“耶穌素來愛馬大和她妹子並拉撒路”(5節),這小家庭裏每個人都是主所愛的。但拉撒路患病,而且死了。

   伯大尼家庭是主所愛的,然而主所愛的人都會遭遇苦難。因為人類犯罪後,都有共同的遭遇:生老病死,打擊挫折。這伯大尼家庭所遭遇的,是疾病與死亡的打擊。神所愛的也會病會死,問題是馬大和馬利亞如何面對試煉。神並非允許所有人都受這樣的試煉,因為不是人人受得起。神允許某人受一些試煉,因為神有特別的旨意在他身上。例如約瑟被賣,從父親的愛子變為外邦人的奴隸;約瑟可以埋怨的事有很多,但他所受的試煉使他成為神所重用的器皿。若果約瑟受不起那些試煉,他就會失敗像普通的人一樣了。

 二.主耶穌有沒有聽禱告?

   當拉撒路生病的時候,馬大和馬利亞“就打發人去見耶穌說:主啊!你所愛的人病了”(3節)。這句話是一個祈禱還是一個通知?她們沒有要求耶穌醫好拉撒路,但她們對主有很大的信任,知道拉撒路是主所愛,祂若知道他生病,一定會醫治他,不必多說,讓祂知道就夠了。

   這樣美麗和充滿信任的禱告,主耶穌有沒有聽呢?有時我們說耶穌不聽禱告,因為我們求得不對,或是對主沒有充滿的信心。但這兩姊妹所講的話表示她們對主完全信任。主耶穌有沒有聽她們這美好的祈禱?如果主聽了禱告,何以拉撒路死了?

   其實耶穌聽了她們的禱告,不過不是照着她們所期望的醫治拉撒路。她們信任耶穌,但在信任之中很自然有一個期望,就是耶穌一定會醫好拉撒路。主耶穌不照她們所期望的為她們成就;祂所成就的是遠超過她們的期望,只是她們當時感受不到罷了。“耶穌聽見就說,這病不至於死,乃是為神的榮耀,叫神的兒子因此得榮耀。”(4節)祂在所居之地仍住了兩天才動身(6節)。這些記載顯示耶穌早已胸有成竹,不過沒有告訴那傳消息的人祂要怎樣做而已。

   我們要學習領會神如何應允禱告。在我們的觀念中,神照着我們的祈求成就,就是禱告蒙應允;若神沒有照着我們的想法成就,或是拖延時間,或是用另一種方式成就,我們就不覺得是神答允了祈禱。我們常希望神照着我們的禱告十足地成就。從這段經文可見,神應允了這兩姊妹所求的,但不是照她們的方式成就。她們信心所受的試煉是普通人受不起的。因為她們是主所愛的,也是愛主的,所以神允許她們受比別人更深的試煉,因為知道她們受得起。而她們的見證也更深地感動歷代的基督徒。

 三.她們的信心是否勝過試煉?

   到底馬大和馬利亞是得勝還是失敗呢?她們打發人去見耶穌時,心中充滿信心和希望,但眼看弟弟病情日重一日,最後竟死了,她們的信心還能繼續下去嗎?

   按聖經的記載,可以算出兩地相隔有一段路程,假定報信的人回程用了一天,到伯大尼把主的話告訴馬大馬利亞時,拉撒路已死了。主說不會死,卻實在死了,叫人怎樣相信呢?向來可靠的主耶穌,為甚麼這次靠不住呢?不過,她們雖然受到這樣大的打擊,但是她們的信心並沒有崩潰,對耶穌仍然十分尊敬,這就是她們得勝。她們雖感到悲傷失望,但並沒有因這緣故離開主。

   到了墳墓,耶穌哭了。耶穌不是為拉撒路的死哭,因為祂已定意要叫他復活。祂哭是為了活着的人,看見在罪的權勢下死亡帶給人類的痛苦而悲歎。祂來是要藉着死敗壞那掌死權的魔鬼,要釋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為奴僕的人(來2:15)。耶穌吩咐人將石頭挪開,呼叫:“拉撒路,出來!”拉撒路就出來了。這個神蹟是在主死而復活之前不久行的,藉此顯明祂是生命的主。祂所啟示給人認識的,是藉着祂的死而復活,人類能夠得着永生,這才是祂最終的目的。

 四.能否藉試煉榮耀神?

   神藉着伯大尼家庭對主的愛與完全的信任,完成了這個神蹟。感謝神,這對姊妹真正能承受這樣的考驗,藉着苦難榮耀了神。每一個苦難、試煉、挫折、打擊,在我們身上都有一種使命,可以叫我們完成神的旨意,叫神在我們身上得到榮耀。人生的際遇雖各有不同,但大致上沒有人不遇到試煉。神藉着各種不同的試煉來造就我們,使我們成為這時代的見證人。希伯來書說:“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着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祂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神寶座的右邊。”(來12:1-2)我們常注意的是上文第十一章許多見證人許多不同的經歷,但我們更要注意:神也要我們加入這見證人行列之中,成為雲彩般的見證人中的一朵雲彩。

 

金燈臺活頁刊 第218期 2022.3
作者陳終道牧師[1924-2010]為《金燈臺》活頁刊創辦人。本文為陳牧師的遺稿,由其家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