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燈臺》活頁刊



創世記(十六)

學習接納自己的遭遇

鍾慶義

 

經文:創世記二十一章1至21節

   在創世記第二十一章,我們看見神的恩典:一方面,神成就了祂對亞伯拉罕和撒拉的應許,在他們年老時把以撒賜給他們,他們以順服和讚美來回應。另一方面,以實瑪利因為被視為對應許的後嗣(以撒)構成威脅,便與母親夏甲被逐到曠野;但神再次向他們顯現,應許會照顧他們。

   對亞伯拉罕和撒拉來說,神應許的實現是值得歡欣的。但在此之前,他們二人因着生子的應許尚未成就,便藉着婢女夏甲作代母,生了以實瑪利(創16章)。如今他們要怎樣對待以實瑪利?以實瑪利是否會對以撒的族裔構成威脅?以實瑪利的出生,是因為亞伯拉罕和撒拉失去信心,那時他們已等候超過十年。亞伯拉罕沒有孩子,怎樣成為大國,怎樣使列國得福(創12:1-3)?神應許他和他後代的土地會怎樣(創13:14-17)?亞伯蘭在焦慮和絕望之下採納了撒萊的意見,藉夏甲作代母,生下以實瑪利;而現在以撒出生了,以實瑪利會否分享亞伯拉罕的產業?以實瑪利會否和以撒競爭?亞伯拉罕和撒拉之前可能以為能夠用他們的計策來協助成就神的計畫,現在他們便陷入困局。亞伯拉罕要怎樣抵銷他因對神不信而造成的錯失呢?

   這問題的答案從第二十一章的三個情節可以見到。第一個情節是亞伯拉罕接受新生孩子的喜樂(創21:1-7)。神的應許成就,亞伯拉罕和撒拉大大喜樂,並順服神的吩咐為以撒行割禮。第二個情節是亞伯拉罕接受放手的痛苦(創21:8-14),把以實瑪利和夏甲驅逐至曠野。第三個情節是神應許照顧以實瑪利和夏甲(創21:15-21)。這三個情節是第二十一章的主要信息:當神證明祂是信實可靠的時候,亞伯拉罕便歡欣快樂。可是,亞伯拉罕必須面對他之前信心軟弱的後果,就是要忍痛驅逐對以撒造成威脅的以實瑪利。但神展示祂滿有憐憫的關懷,施恩給那被人踐踏和趕出的以實瑪利和夏甲。這章經文帶給我們三個現代意義:

一.要信靠那位信實可靠的神

   以撒的出生證明了神是信實可靠的,值得我們無條件地信靠祂。祂愛人又將最好的賜給屬祂的人;我們要信靠神,不然我們便信自己多於信靠神。

   當我們取代神在我們和其他人身上的位置,就會假設自己知道神對我們或別人最好是甚麼,就要用人的才智(世俗的方法)完成神的計畫,就導致事情變得複雜和產生衝突。撒萊對不育的解決辦法,就是藉着婢女夏甲生子。我們沒有與亞伯蘭和撒萊一樣的生命經歷,但我們與他們擁有相同的人性:我們是完全倚靠神呢?還是倚靠自己?這個挑戰是我們每天都要面對的。我們時常掌管事情,而不容讓神去指導帶領我們。我們在許多地方上取代了神,是信心軟弱的—我們聲稱神是神,但在內心深處,我們仍然掌管自己的生命。神的子民在苦惱及焦慮時,不可以退而求其次用人的籌算去“協助”神來幫助自己,因為這可能導致事情變得複雜、混亂、起衝突。我們應該信靠神,懷着盼望,忍耐等候祂的應許成就。

二.要放棄自己抓緊的來跟隨神

   亞伯拉罕和撒拉的生命經歷告訴我們,當我們傾向不信任神而要給自己作主,最後就要承擔我們不信的後果,甚至去到一個地步,要放棄我們所抓緊的,為的是跟隨神所給我們最好的帶領。這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殘酷的真相,就是當我們插手,要用屬肉體的籌算來控制事情的發展和自己的將來,不理會神的旨意與主權,最終就是所有人都失敗:撒萊失去她的婢女,亞伯蘭失去他的兒子,夏甲失去她安穩的家園。亞伯拉罕一家自從以實瑪利出生之後便產生混亂,而以撒出生之後臨界點就來到,是時候要除去那隻疼痛的大拇指。看看撒拉向亞伯拉罕說甚麼(創21:9-10),再看看神向亞伯拉罕說甚麼(創21:11-13),就可以知道。當我們取代了神的位置,就要承擔我們不信的後果。當我們有不信的行動,這行動的後果便可能一生困擾着我們,這往往代表着我們要放棄一些我們已經珍惜了一段時間的東西;而除非我們肯放手,否則便不能在人生中向前邁進。

三.要學習接納自己的遭遇

   正如亞伯蘭和撒萊,有些時候我們會面對試探,不再等候神的應許成就,不再相信神愛我們,那是由於我們已經受了深深的痛苦,正如亞伯蘭和撒萊長期承受不育的痛苦和羞恥。我們有時面對長期未能解決的問題,例如在家庭方面,夫婦之間的感情問題,孩子學習和成長的問題;在工作方面,有生意虧損的壓力,勞資糾紛的問題;在個人生活上,有健康的問題,經濟的問題,與神的關係,與人的關係等等。面對這些看來不能忍受的環境,我們亦可能會很脆弱,向肉體妥協,而不是藉着祈禱和帶着信心來忍耐等候主。但就是這些時刻,在一些我們無法接受、不能解釋的人生際遇中,測試我們對神的真正信心。這些真相的時刻會反映我們是否仍然愛這位賜恩者,而且我們就是在這些時刻去學習信靠神:祂會帶我們經過,即使我們未必能找到這些痛苦的答案!我們需要學習接納我們生命的遭遇,帶着盼望,相信神在祂的愛中會給我們恩典去跨過這些難關。

 

金燈臺活頁刊 第206期 2020.3
本文由梁偉民弟兄翻譯自作者的英文講章。作者鍾慶義牧師為新加坡浸信會神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