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頁刊

基督比喻選讀

在神眼中無知的人

葉福成

 

經文:路加福音第十二章13至21節

  經文記載,當耶穌正在向幾萬人教導(路一二:1)的時候,有一個人提出了自私的請求,而打斷了祂的講道。主耶穌拒絕擔任兩個兄弟家產爭議的仲裁者;祂警告所有的聽眾要謹慎自守,免除任何形式的貪慾,然後以一個貪心的無知財主的比喻來教導群眾。

  為甚麼富甲天下的財主,在耶穌的故事裏,是一個傻瓜?難道是因他喜歡睡覺?或他揮金如土?或他失去了存款?其實,都不是。一個賺得全世界,卻賠上自己生命的人,就是神眼中無知的人,且是最大的失敗者。

無知人的自誇是徒然的─你的財物是屬世界的

〔耶穌〕對眾人說:“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就用比喻對他們說:“有一個財主田產豐盛;自己心裏思想說:‘我的出產沒有地方收藏,怎麼辦呢?’又說:‘我要這麼辦:要把我的倉房拆了,另蓋更大的,在那裏好收藏我一切的糧食和財物。’”(路一二:13-18)

  傻瓜的渺小世界裏有兩個字:“多”和“我”。

  約翰.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是十九世紀的石油大王,當時的全球首富。曾有人問他:“人需要多少個百萬才能滿足呢?”洛克菲勒回答:“下一個一百萬。”

  貪婪(15節)就是渴望要更多,甚至超過我們所需要的。有人說:“金錢是好僕人,但也是最壞的主人。”貪心的人永遠得不到肉體的滿足;他們想賺更多錢,想創造無盡的財富;他們在睡夢中想着錢,話題也圍繞着錢。其實,他們心中的空虛會越來越大,成為一個黑洞;如果不予以控制,就變成無底坑。請注意:財主已經是個有錢,有地,又有好幾個穀倉的富裕地主(16節),但他對財富的渴求卻到了貪得無厭的地步。

  貪心的人所思想的,都是有關“我”或“自己”的事。這個財主開始與自己對話。17節的“思想”一字,源於希臘文的dialogizomai,或是英文的dialogue(對話)。然而,這個財主是自問自答,根本沒有對談者,他只聽自己的想法。在他的自我對話中,“我”字出現了七次:兩次在17節“我的出產沒有地方收藏,〔我〕怎麼辦呢?”(中文漏譯了一個“我”字);四次在18節“我要這麼辦…要把我的倉房拆了,〔我〕另蓋更大的。在那裏好收藏我一切的糧食和財物”(中文又少了一個“我”字);最後一次在19節“然後要對我的靈魂說”。沒有甚麼事是與他無關或不屬於他的:“我的出產”原文是“糧食”或“果子”的意思(17節),“我的倉房”,“我一切的糧食和〔我的〕財物”(18節)和“我的貨物和我的靈魂”(19節)。這還沒完,尚有一個“自己”(17節)。他唯一一次使用“你”(19節)也都是對自己說的:“你有許多財物積存”。這個無知財主的人生格言就是:“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

無知人的快樂是盲目的─你的安逸是不存在的

然後要對我的靈魂說:“靈魂哪,你有許多財物積存,可作多年的費用,只管安安逸逸的吃喝快樂吧!”(路一二:19)

  財主已經得到很多財物,以為一生就不必再努力,不必憂慮,斷了一隻腳也吃不完,可以享受豪華奢侈的生活。在19節裏,希臘文多次重複“多”這個字。財主慶賀自己:“你有許多財物積存,可作多年的費用。”但財主的問題是:他將“錢財”等同於希臘文“安息”,譯作“安安逸逸”(19節)。“安息”一字在四福音中共出現五次,每次都是耶穌引用的。耶穌從來沒有把安息和財富相提並論,祂只把安息跟勞苦(太一一:28),睡覺或打盹(太二六:45;可六:31,一四:41)連在一起。當我們內心寧靜平安時,我們才可以得到安息;而當我們疲倦或耗盡時,我們應該休息。安息決非等同於金錢。其實,一個財主最難做到的就是休息或放輕鬆。惟有耶穌才能給我們安息,祂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太一一:28)

  至於“歡樂”,這字在福音書中每次亦是耶穌引用的,尤其在路加福音裏使用三次“歡樂”這動詞(路一二:19,一五:23-32,一六:19)。兩次是描寫財主的歡慶—在這比喻裏的財主以及拉撒路比喻裏的財主(路一六:19);這兩個財主是為着他們的奢華,所擁有的財富與食物而宴樂(路一六:19)。另一次則是描寫浪子的父親為着兒子的悔改回家而歡喜作樂。耶穌使用更強大的效果,將浪子的父親與兩個無知財主慶祝的理由,做了明顯的對比。慈愛的父親為着無價的靈魂而快樂:就是他迷失的兒子,已找尋回來了(路一五:23-24,29,32)。在聖經裏,真正的歡樂慶祝,並不是因着肉體得滿足,而是失喪靈魂的得救。

無知人的機會是短暫的─你的時間是有限的

神卻對他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凡為自己積財,在神面前卻不富足的,也是這樣。(路一二:20-21)

  財主是一個傻瓜,因為他沒為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刻作好準備。愚蠢的人將生命投資在肉體和物質的需要,而非靈命和永恆的價值。財主誤解了身體就是靈魂,自誇說:“靈魂哪,你有許多財物積存,可作多年的費用。只管安安逸逸的吃喝快樂罷”(19節)。然而,靈魂不需要吃喝,只有身體才有這些需要。財主滿足了身體的需要,但忽略靈魂或內心的需要。當日還未結束,神就親自臨到,告訴他有關靈魂的真理:“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

  財主可以回答自己的問題(19節),卻無法回答神的難題(20節);事實上,他甚至連回答的機會也沒有!當死亡臨到,所“有”的就化為“烏有”─無價值,無存留,無補救。超過財主所料,他連存活一日的機會也沒有:“今夜”(20節)比一天更短,與財主心中的“多年”(19節)形成強烈的對比。

  好萊塢大導演馬丁.斯科西斯(Martin Scorsese)回應人生的空虛:“從1980年代早期到現在,我們文化所強調,最壞的莫過於物質主義。你賺很多錢,花掉它,然後會怎樣呢?你睡覺時覺得奇怪,但仍會醒過來;當你面臨死亡或人生的空虛時,都會感到寒冷,不是嗎?”

  耶穌警告我們:“不要為自己積儹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鏽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要積儹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鏽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太六:19-20)

  有些人很富裕,有些人很豐富。富裕的人是有錢存在錢包或銀行裏;但豐富的人是有神在他們的身心靈與生活裏,他們的靈魂有得救的保障,並且在神的國度中得着產業。

  耶穌是豐富的最佳榜樣,祂本來富足,卻為我們成了貧窮,叫我們因祂的貧窮,可以成為富足(林後八:9)。保羅囑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無定的錢財,只要倚靠那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的神,並且說,要在好事上“富足”(提前六:17-19),這與耶穌所論無知財主比喻裏的“富足”,是同一個字(路一二:21)。

結語

  錢是一種錯誤的安全感。你是否無知地認為錢是最重要的事,而永生是最不重要的事?你是否愚拙地只求身體的滿足,卻忽略靈魂的需要?你是不是一個傻瓜,並不認識靈魂的拯救者和生命的主宰?人通常不會去想生命的問題,直到他到達終點時,為時已晚。你是不是最大的傻瓜,沒有為自己的生命準備,在面見神時給祂一個美好的交代?你的生命是否只圖謀獲得,而沒有歸榮耀給神?

小組討論問題

1. 甚麼是“貪心”的意思(15節)?
2. 財主如何得到他的錢(16節)?
3. 那“暴發戶”的反應表示了甚麼(17節)?
4. 財主的心態有甚麼不妥之處(18節)?
5. 19至20節有甚麼字或詞是與時間有關的?這代表甚麼?
6. 為甚麼財主在神的眼中是一個無知的人(20節)?
7. 人如何在神面前是富足的?你所有的或所做的,甚麼是在創造主面前具永恆價值的?

 

金燈臺活頁刊第一五一期 2011.1
作者葉福成牧師現為香港中華神學院講師暨碩士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