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燈臺》活頁刊

同工在異象之中的合一

鮑會園

 

  “所以在基督裏若有甚麼勸勉,愛心有甚麼安慰,聖靈有甚麼交通,心中有甚麼慈悲憐憫,你們就要意念相同,愛心相同;有一樣的心思,有一樣的意念,使我的喜樂可以滿足。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虛榮。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二:1-4)

經文背景

  腓立比書是一本很特別的書,保羅從來很少講到自己的事情(哥林多書信中有一些這方面的表達,也只是因為共所周知的特別原因),但在腓立比書中,保羅好像把自己的心都打開了,坦然地向大家分享自己的領受,自己的經驗。其中的原因是因為保羅剛剛從帖撒羅尼迦等地來到腓立比,神大大的使用他,在福音的傳播上有了很多的成果,但也有人聯合起來反對他,可以說保羅來到腓立比教會帶着一種挫折感,而腓立比教會對保羅的態度剛好相反,該教會不像是一個很富足的教會,在領受福音之後,卻很熱誠地投入到福音事工之中(一:5),又很熱誠地支持保羅在別的地方傳福音的工作(四:16),而且用禱告和具體的幫助(例如以巴弗提對保羅的服待)來支持保羅的事工,保羅和他們的關係非常親密,雖然這封信保羅是在羅馬監牢裏寫的,卻充滿了喜樂的話語,表達了他對腓立比教會親切與懷念的感情。不過他仍知道腓立比教會有一個需要,就是:同心合一地興旺福音。

引言

  腓立比教會從經文上看,不像其它教會一樣存在着信仰問題,但為甚麼保羅卻鼓勵他們同心合一地興旺福音呢?從經文中可知,腓立比教會有自己的困難,如腓立比書第四章二節所述,教會內部存在着領袖不團結的問題。從保羅的書信中我們可以知道,友阿爹和循都基等教會內的兄弟姐妹,他們是與保羅有一樣的信仰,受大家尊敬,有好名聲,同勞苦的教會領袖,既為保羅的同工為甚麼又不能同心呢?撇開各種主要原因,不同心的理由只能是一枝節問題,例如彼此間性格的差異,背景的差異而導致關係的疏遠和不團結,這或許就是我們今日教會之中不能團結的主要原因。

  有一次,我到一個教會去講道,有一位教會做執事的姐妹找我分享一些自己屬靈方面的軟弱,具體就是和教會中另一個姐妹已有一年多不說話了,她們一起開同工會,一起為教會的事奉禱告,卻不能一起同工。當問到是甚麼原因引起她們之間的矛盾時,這位姐妹已經完全忘記了,可見矛盾的起因是一件並不起眼的事情。我因此建議她主動和那一位姐妹說話以化解這個矛盾,這位姐妹卻說:“她若跟我講話我就跟她講話”。僅這一句話,問題的癥結已很清楚了,是“我”字在生命中作怪,“我”在事奉中的作用,雖並不涉及信仰的關鍵,卻大大地傷害了教會同工的合一,我想這可能也是產生腓立比教會不團結的主要原因。

經文分析

  該段經文的中文翻譯與原文在語法結構上有些不同。中文從第二節到第四節的三個句子在原文中以一句話隔開,而形成三層意思,其實本來就是一句話,一個意思:即怎樣同心合一地興旺福音。本段經文第二節在翻譯上也和原文有些不同,原文重點強調的是“同樣的”這個副詞詞組,所指的不是做某一件事的態度。這樣在這裏揭示出兩個在語義上平行的重點,即要有“同樣的愛心”和“同樣的心思”,而“有一樣的意念”是“同樣的”這個副詞詞組的重複強調,而第三層既“要存心謙卑”,是命令式結構,在語法結構上與前兩部份是同一種表達,所以本節重點要說的是要同心合一地興旺福音所應該具備的三種態度:“同樣的愛心”,“同樣的心思”,“存心謙虛”。

  1. 同樣的愛心

  “同樣的愛心”,到底是愛甚麼?是愛主耶穌嗎?雖然保羅常常鼓勵我們要有愛主的心,但從上下文來分析,保羅所指的同樣的愛心應該是指我們教會同工必須彼此具有同樣的愛心,也就是若我希望別人怎樣的去愛我,我也同樣的去愛人,或者進一步說,我若希望別人怎樣去愛我,我就該以怎樣的愛先去愛人。

  常常聽到有些信徒對教會沒有歸屬感的嘆息,出就是說,教會缺乏愛心。這可能是教會的實際,但從保羅的教訓中我們首先應該領受的是,在我感到教會弟兄缺乏應有的愛心的時候,我是否以這種對別人的要求要求過自己呢?如果我沒有這種愛兄弟姐妹的心,我又有怎樣的權利去要求別人對我的愛心呢?其實問題的實質往往是因為我自己沒有愛心,所以根本就無法感受別人對我的愛心。這就是必然導致一個結果:“同心合一”的愛心受到攔阻。所以保羅在這裏強調要有同一樣的愛心,只有這樣才可能使我們體會到在主內同心的那種感覺。

  2. 同樣的心思

  “心思”指的是甚麼呢?是我們心中看為重要的,所嚮往的,所要努力去得着的目標指向,仔細斟酌的保羅的教導,保羅說的應該是:如果你們有這樣同樣的嚮往,同樣的目標,那麼就自然能在主內同心合一了。這個同樣的目標,保羅在本章十二節以下,特別是十五節,十六節有也明確的教導,“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作神無瑕疵的兒女。你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如果我們是以把生命之道表明出來作為我們生命的目標,那別的事情就不那麼重要了,一些小的分歧也絕對不可能成為我們不同心的原因了,反過來,若沒有同一的目標,教會也就難以同心了。現代若有人想把教會攪跨台,最好的方法就是使教會沒有一個共同的目標,中世紀修道院的實際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那些為了神放下自己一切的修士們,把對付自己作為修道的目標。由於沒有共同的目標教會內的分爭和勾心鬥角就如日中天。那麼我們現代教會中的情況會不會也是這樣呢?我們真的要捫心自問,甚麼是我們事奉的唯一目標,這是對我們生命的挑戰,否則,我們會把教會過去的歷史在現代重演。

  3. 存心謙卑

  這是我們最熟悉的聖經教導,也是我們最難學的屬靈功課。世人可能會有愛心,慷慨等一切的美德,但“存心”謙卑卻是最難,人們為了把自己高舉起來甚麼都可以做,而甚麼都可以做實際是為了能表現自己。

  好多年前寶蘭居要建一座六層大樓,需要港幣六百萬,當時的一大筆資金,報紙上公開集資,誰捐款十萬,為其在其中建一間紀念房﹔誰捐款一百萬,為其以一層樓建成一紀念層。不幾天,報上刊登了一則消息,已有人捐得了全數金額,因之,該樓也必然成為了捐款者的紀念樓。該先生的确有慷慨的美德,但若不以其名為紀念不知他是否也會有這種慷慨。對世人來說,謙卑的確是最難學的功課,世上也只有基督徒在明白了自己的罪之後,才可能在神面前有一種完全謙卑的心志。從基督徒的生命成長來看,一個基督徒越是生命成熟,越是會有一個謙卑的心,而保羅自己也是經歷過這樣屬靈生命的成長。他屬靈生命的第一個成長時期,在哥林多書信中曾以這樣的謙卑來表達自己,“在眾使徒中我是最小的”把自己放在十二使徒之後,稍後,在加拉太書中他又這樣給自己定位,“在從聖徒中我是最小的”,生命的長進,使他更進一步的降卑自己,而在他晚年,在提摩太後書中他寫出了令世人震驚的金句:“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完美的屬靈生命使他完全淡化了自己的存在,如果在事奉的道路上我們真的看別人比自己強,自己雖然取得點滴成績卻得不到任何稱讚又怎樣呢?否則,自己若過於看重自己的時候,稍受委屈就會看成是極大的傷害,也就難以在主內合一了。

結論

  在這悖謬的世代,我們要藉着保羅的教導激勵我們自己,要有一個“同樣的愛心”,“同樣的心思”,“存心謙卑”,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同心合一地興旺福音,“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二:15,16)

  願主給我們這樣的智慧和這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