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頁刊

出污泥而不染

區應毓

 

  不久前曾去美國路易斯州的新奧紐市,途經另一個城百頓露市。其中有一個出口,路牌名為“占美史威格聖經學院”。當我經過此路牌時,心中盪漾着很多的思想,過去的兩年以來,在美國不少的教會領袖或電視佈道家都在道德上失去了見證,羞辱了基督的名字。回到家中,在日記上寫着:“此牌子乃是不信的人之笑柄,主的恥辱。”每逢聽到某些傳道人,神學教授或長老,執事,在道德上失敗,心中油然產生恐懼戰兢。深深體會到撒旦的陷阱,肉體的軟弱和環境的試探,都足以使一個基督徒或傳道人跌倒失敗,致使主的名蒙羞。

  其實,每一個基督徒都要經常去探討這問題:如何能夠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裏,出污泥而不染﹖怎樣在此“邪惡”的世代中,作神無瑕疵的兒女,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呢﹖讓我們從但以理書來思考一個信徒如何能夠出污泥而不染。(註一)

 

道喪向千載

  當我們走回歷史的廊階,於主前五百八十六年,在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城內,有四個年青人,年紀約十四,五歲。他們“坐看雲起時”,目睹國破家亡,京城被毀,聖殿被滅之淒涼境況。那時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揮軍攻破耶路撒冷後,就將一部份聖殿中的聖物擄出放在巴比倫“瑪督”神廟裏,並將猶大王約雅敬和宮中一些俊美聰敏的年輕人俘擄到外邦(但一:1-7)。此乃巴比倫治國之策,所到之處都挑選當地最優秀的年青人,把他們帶回巴比倫境內,在王宮中訓練他們巴比倫的文字與文化,好讓他們將來能夠在各地治理國事。

  但以理與三位摯友就是於年輕時離鄉別井;正如清末女傑秋瑾烈士之名言:“萬里乘風去復來,隻身東海挾春雷。”(註二)在異域他邦中生活,經常接觸到異教文忠風俗;尤其是當時的示拿城(註三)與巴比倫城,皆偶像林立,牛身,鷹翅,人頭的偶像比比皆是,特別是巴比倫國之護國天神“瑪督”(註四)。每天的御用膳食,都必須在“瑪督神像前獻祭,才可以食用。故此,但以理與三位摯友都要面對這些異教風俗的衝擊。不但如此,甚至他們的名字都更改為異教的名字。本來,但以理的名字意思為“神的王子”,現在被易為伯提沙撒,意思為“伯神護佑”;哈拿尼雅本意為“雅(耶和華簡稱)之憐憫”,則改為沙得拉,意為“亞達神之命令”;米沙利原意為“神的本性”,改為米煞“亞達之本性”;亞撒利雅“耶和華之幫助”則改為亞伯尼歌“尼布神之幫助”。由此可見,這四位年青的希伯來人,遠離了父母,在外邦異域所面對的宗教屬靈衝激甚大。

  再者,巴比倫的王宮侍女眾多,每逢一些宗教節期結束後,各人就放蕩不羈,任意縱情。道德生活上並不如希伯來人之謹守摩西律例,崇尚道德情操。這四個希伯來的年青人,血氣方剛,如何能夠出於污泥而不染呢﹖

  其實,現今我們所處的社會,與當日在巴比倫城或示拿城相差不遠。屬靈的氣氛上,有些地方廟宇林立,偶像參天;半月一小拜,半年一大節。有些地方雖然不迷信偶像,但是迷信人文,以“人為萬物之尺度”,高唱“人定勝天”(註五)。另有些地方,不談屬靈天上的事,只講屬物地上的事;社會世俗化,人生物質化,經濟慾望化。更有些地方(特別是歐美)提倡“新世紀”主義,人人皆有神性潛能,故須往內擴充之。宗教的活動型態雖異,但是本質相同;人可以不需要上帝而自存自榮。

  如此之宗教觀,必然影響一個人的人生觀。尤其是年輕人,深受電視,雜誌,音樂等的影響,崇尚個人主義,濫用人權,以民主自由為口號,提倡性解放,吸毒合法化,同性戀合法化,離婚,濫交;以言論自由為藉口,當眾焚燒國旗,踐踏國徽,肆無忌憚,無法無天。一般的大學生,只有不到百分之二十的未婚女生仍然是童女。三藩市的同性戀者約有一千萬人以上(註六)。至於墮胎,自一九七三至一九八五,超過一千萬胎兒被墮,平均每二十一秒則有一宗墮胎;每一千嬰孩出生,則有三百五十九個墮胎(註七)。

  天道失喪,人道陷溺。難怪聖經直言此世代是“邪惡”(弗五:16),“這彎曲悖謬的世代”(腓二:15)。陶淵明也驚歎“道喪向千載”,故此他不為“五斗米折腰”,辭官歸故里去吧(註八)。但以理和三位摯友雖處於“道喪千載”的世代裏,但是仍然能夠出於污泥而不染,其關鍵在於立志不玷污自己(但一:8)。

  

乾坤力挽回

  1. 立志不玷污自己

  但以理與三位摯友,不願意隨波逐流,同流合污。他對宗教,道德都有立場,不像詩人晏殊所言:“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註九)。但以理等人自小受父母親宗教之薰陶;家裏按照申命記第六章四至九節所教導;盡心,性,力去愛耶和華神,並慇懃教導子孫去遵守。故此,他們雖“獨在異鄉為異客”,但是不甘願與世俗為友,妥協信仰,放縱私慾。正如屈原所謂:“眾人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所以他們立志決心,不以王的膳食玷污自己。神也祝福恩待他們的決心,不但沒有因此而瘦弱,反而更加俊美肥胖,智慧比其他年青人充足(但一:14-20)。年幼的先知撒母耳也曾如此經歷神的應許。神說:“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撒上二:30)保羅亦勸告我們說:“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豫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二:21)。

  2. 操練敬虔

  敬虔不是外在的活動而已,乃是內在的志向與心態,一個信徒愛慕神,親近神,順服神,與神同行,這一切都是敬虔的表現。聖詩“追求聖潔”如此說:“總要追求聖潔,多與主親近,常住在祂愛裏,常見祂榮美;與神兒女為友,扶助軟弱肢體,你的一切工作,當求主歡喜”(註十)。保羅曾說:“操練身體,益處還少。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提前四:8)。兩年前曾讀了一本書,有關內在世界的協調,作者介紹以屬靈日記來幫助操練敬虔的生活(註十一)。自此後,則嘗試經常於靈修默想後,將一些思想體驗寫下來。每當回顧時,都看到神的引導,神的聲音更清澈地迴響。

  3. 屬靈伙伴

  但以理有三位摯友作屬靈的伙伴,彼此激勵,互相勸戒,才能在三年受訓期間,持守志向。傳道書有云:“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若是跌倒,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若是孤身跌倒,沒有別人扶起他來…有人攻勝孤身一人;若有二人便能敵擋他,三股合成的繩子,不容易折斷。”(傳四:9-12)箴言亦云:“鐵磨鐵,磨出刃來。朋友相感,也是如此。”(箴二七:17)保羅也勸告我們:“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提後二:22)佈道家葛理翰傳福音約四十多年,他的屬靈伙伴乃是他的女婿,所到之處,必然與女婿一齊進入旅店的房間內;從來不讓撒但留地步。很多傳道人是孤軍作戰的,並且很多時候只能單向神負責任。但是,問題也在此,此若是單向神負責而不須向人交代,人性的軟弱,肉體的敗壞常會使一個人跌倒。故此,若有二,三知己同道,彼此信任,互相負責,同心禱告,那是好得無比的事。

  4. 逃避私慾

  當撒旦的攻擊來到,信徒需要抵擋,雅各說:“務要抵擋魔鬼,魔鬼就必離開你們逃跑了”(雅四:7)。馬丁路德於宗教改革的浪潮澎湃時,仍是每天禱告三小時。甚至有一次當撒旦很明顯地攻擊他時,他仍竭力抵擋到底。但是當私慾引誘一個信徒時,最好的上計,乃是走為上計。約瑟在波提乏家,主母天天“以目送情”去勾引他,甚至有一天趁着家裏無人,要與他同寢。約瑟血氣方剛,無法抵擋,最後只有走為上計(創三九:7-18)。保羅說:“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慾”(提後二:22)。可見,出於污泥而不染的生活,有時候是包括逃避私慾的。私慾如星星之火,但足以燎原。難怪雅各說:“但各人被試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慾牽引誘惑的。私慾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罪既長成,就生出死來”(雅一:14-15)。

  5. 攻克己身

  成聖需要下功夫的,出於污泥而不染的生活並不是自然而來的,乃是需要攻克己身的自律生活。保羅以賽跑與鬥拳來形容傳道人,如何在傳福音的事工上能夠持守得勝。他說:“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了”(林前九:27)。此乃嚴謹的訓練,規律的屬靈生活。約翰衛斯理和他的兄弟與一些同道的摯友,在牛津大學期間,以規律循道之方式來追求聖潔,故後來發展成“循道會”(註十二)。我們並非要高舉某一宗派,不過循道自律,攻克己身的精神,乃是出於污泥而不染的生活之重要因素。保羅也如此云:“就當恐懼戰兢,作成你們得救的工夫”(腓二:12)。稱義是因信而得的,成聖也是如此。信靠神的應許,順服聖靈的管治(羅八:5-11),將身體獻作義的奴僕,以致成聖(羅六:19)。

  6. 身心活祭

  最後,仍是要回復到起初所言:立定心志,不玷污自己。此乃從負面來講成聖,若從正面來看,保羅在羅馬書第六章以三個動詞,來形容成聖之道,他說我們“知道”受洗是歸入基督的死與復活(羅六:3),故此我們當“看”自己向罪是死的,向基督是活的(羅六:11),並且要將自己的肢體“獻”給義作器具(羅六:13)。此乃決心,奉獻,獻身,是“照神的旨意,先把自己獻給主”(林後九:5)。也是保羅向信徒之最後勸勉:“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羅一二:1)。

  但以理與三位摯友不隨波逐流,也不同流合污。正如秋瑾所題的詩句:“須把乾坤力挽回”,匡時濟世,力挽乾坤。陶淵明以蓮花喻“出於污泥而不染”,秋瑾以菊花喻“鐵骨霜姿有傲衷,不逢彭澤志徒雄。”彼此互相映照,惟願基督徒能夠在此“彎曲悖謬的世代裏”,如蓮之皓潔不染,如菊之鐵骨不屈,作神無瑕疵的兒女,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之道表明出來。

註釋

一.本文借用北宋周敦頤之“愛蓮說”,文中以蓮花之皎潔來形容人格之恬澹清高。

二.鑑湖女俠秋瑾於一九零七年為民族捐軀,成仁取義。此文錄自“黃海舟中日人索句並見日俄戰爭地圖”,傷時憂國,意摯情真。

三.示拿城在舊約歷史中佔有很特殊的地位,創世紀記載一位上古英雄寧錄,首先在示拿地建立他的勢力(創一○:10),甚至巴別塔也是在示拿平原建造的(創一一:2)。後來蘇默人倣照巴別塔而建築他們之廟塔(Ziggurat),在其上敬拜天體星宿。故此示拿與偶像敬拜及道德放蕩頗有淵源。約書亞期間,亞干因私藏了一件示拿衣服也犯罪,很可能在此衣服上有各樣偶像崇拜的圖畫(書七:21)。

四.巴比倫的神只包括月神“鮮”(Sin),智慧神“雅”(Ea),太陽神“莎瑪斯”(Shamash),雷神“亞達”(Adad),護國天神“瑪督”(Marduk),與其子文武神“尼布”(Nabu)等。有關文章請參閱:亞當斯之古代的記錄與聖經,浸信會出版社,一九六七,三四三至三四八頁。

五.近代之中國共產主義皆引用明朝呂坤之名言:“聖人學問,只是人定勝天”呻吟語.聖賢或“人事就是天命”呻吟語.談道

六.一九八三年美國政府衛生局報告愛滋病患者約有三萬,受感染者約三百萬。一九八五年十二月美國科學雜誌報導全美感染者約有一千萬人以上。受感染與病死的每十個月增加一倍。

七.有關墮胎問題,請參閱橄欖第十七卷,第五期,一九七六年六月。

八.陶淵明受職彭澤令,在官八十餘日,因郡遣督郵至縣,陶潛應束腰去迎見。但他即日解印綬去職,後賦歸去來辭

九.晏殊之木蘭花

十."Take Time To Be Holy" by William Longstaff(1822-1894)。

十一.Gordon MacDonald,Ordering Your Private World,New York: Oliver Nelson,1985,或傅士德著屬靈操練禮讚,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出版,周天和翻譯,一九八二年版。

十二.參考Kenneth Latourette,A History of Christianity,(New York: Harper & Row,1975)2:10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