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頁刊

屬靈領袖(三)

壓力與能力

區應毓

 

  尼希米所忍受的壓力不單從外敵而來,更是由內部以色列民對課稅之不平衡,以致怨聲載道,埋怨食不飽(尼五:2),典賣田地去納稅(尼五:3-4),甚至子女也要出讓作別人的僕婢(尼五:5)。當尼希米找出問題所在時,則理正詞嚴地斥責當時的官長,向弟兄取利(尼五:6-10)。上不賢,下不良,以致民不聊生。尼希米沒有向執政掌權的妥協,並且毫不避諱地指責他們的不是。但要如此作時,必須先有身體力行,以身作則的見證。尼希米的見證乃是:“自從我奉派作猶大地的省長,就是從亞達西王二十年,直到三十二年,共十二年之久,我與弟兄都沒有喫省長的俸祿…因為百姓服役甚重”(尼五:14,18)。他在如此大的壓力下,仍能身先士卒,清廉度日,成為當時的佳話,口碑載道,激發民心。

  當修造城牆的事工達至百分之九十完工時,也是壓力最大的時候。敵人也作生死決戰,孤注一擲地出擊,並且矛頭往往是指向對方的首腦──尼希米本人身上。他四圍的敵人設下“鴻門宴”,要下手殺害他。尼希米回顧那時的壓力時,有以下的記載:

  “參巴拉和基善就打發人來見我,說,請你來,我們在阿挪平原的一個村莊裏相會。他們卻想害我。”敵人深知擒賊先擒王之策,主耶穌也是如此說:“人怎能進壯士的家,搶奪他的家具呢﹖除非先捆住那壯士,才可以搶奪他的家財”(太一二:29)。再者,“牧人被擊打,羊群就四散”,“樹倒猢猻散”乃是歷史的實證。故此,作屬靈領袖的常會面對莫大的壓力,阻力,張力;有時他會如高峰枯木般的孤立,飽受批評毀謗,誤會讒言,無人能瞭解,也無人能傾訴。甚至自己的同道朋友也不接納而拒絕。尼希米記載那段日子,說:“我到了米希大別的孫子第來雅的兒子示瑪雅家裏,那時,他閉門不出。他說,我們不如在神的殿裏會面,將殿門關鎖,因為他們要來殺你,就是夜裏來殺你…我看明神沒有差遣他,是他自己說這話攻擊我,是多比雅和參巴拉賄買了他。賄買他的緣故,是要叫我懼怕,依從他犯罪,他們好傳揚惡言毀謗我。”(尼六:10,12-13)

  當林肯於一八六五年面對美國內戰的事實時,報章輿論都批評他為導致內戰的惡魔,致使生靈塗炭,兄弟仇殺。他單獨一個人忍受着如此大的壓力,當他於同年四月十四日遇刺時,身上只帶着他的母親所繡的手帕,署名林肯,一些零碎的聯邦鈔票及他所收藏的舊報紙的剪貼,此剪貼乃是一位新聞記者John Bright 所寫“林肯總統是當世一位偉人”。可見,當他在孤苦消沉時,此乃是他唯一的慰藉。因為雖然輿論界攻擊他,但至少有一位賞識他的人,他仍可以自我肯定地往前走。

  當尼希米遇險時,他以聰敏機智的態度,洞悉敵人的用意乃是要使他懼怕(尼六:9)。故此,他回到神的面前祈禱:“求你紀念他們所行的事”(六:14)。壓力能轉化為能力,此乃其中的秘訣。禱告能使一位屬靈領袖的心安穩在神的手中;並且以神的眼光去觀看環境,明察秋毫地判別是非黑白,不致被處境所蒙蔽而悲觀失意。一位屬靈的領袖在嘗試發揮其天賦之潛能時,最大的障礙莫如害怕失敗。然而,超卓的成就卻往往是建立在失敗的基礎上的。邱吉爾豪爽地說:“最令我害怕的乃是害怕本身。”林肯生於荒僻農莊,一生只接受過一年正規的學校教育,平生失敗屢屢,一八三二年失業,三三年生意失敗,三五年愛侶逝世,三六年精神崩潰,三八年競選眾議院院長失敗,四三年國會提名被否決,四六年成功進入國會,四八年連任提名失敗,四九年不獲任命聯邦土地官員,五四年參議員競選失敗,五六年副總統提名被否決,五七年參議院競選失敗,最後於一八六零年競選美國總統成功。國父孫文也曾創立興中會和同盟會,十次革命起義也失敗:一八九五年廣州之役,一九零零年惠州之役,一九零七年潮洲之役,同年惠州七女湖之役,同年欽廉防城之役,同年鎮南關之役,一九零八年欽廉上思之役,同年雲南河口之役,一九一零年廣州新軍之役,及一九一一年廣州黃花崗之役。國父稱此役:“事雖不成,而黃花崗七十二烈士轟轟烈烈之慨,已震動全球,而國內革命之時勢,實以之而造成矣。”

  尼希米與眾百姓排除萬難,以五十二天的時間,迅速完成重修城垣的工作(尼六:15)。甚至,外邦敵人都因此懼怕喪膽(尼六:16)。因為此工程之能完成,“是出乎我們的神。”一位卓越的屬靈領袖乃是堅毅不屈(有勇氣),富使命感(有目標),忠誠清廉(有誠實),向好處想(有樂觀),分辨是非(能判斷),樂於付出(有熱誠),高度動力(有衝勁),精力充沛(有活力),隨機應變(有機智),敬業樂群(有事業),影響別人(說服力),表白聆聽(能溝通),因時識事(能適應),正常狀態(有健康),求知若渴(有知識),創新嘗試(有創意),莊重謹守(有自重),卓越態度(有理想),輕鬆近人(有幽默),識才任用(能隊工),實事求是(有實際),忍耐持守(有恆心)。最要緊的是神的僕人,用神的方法去完成神的旨意。

  以上所言盡是聖城的建造,屬有形的工程。尼希米於五十二天內就把此工作完畢。他本可以功成身退,然而當時的外邦仇敵既不能以武力戰略勝過他,於是換了一個策略,教導以色列聖民去與外邦人通婚,腐敗他們的宗教道德生活,正如巴蘭不能奉命咒詛以色列人,即教導巴勒使以列人與摩押女子通婚(民二四章,二五:1-5),“將絆腳石放在以色列人面前,叫他們喫祭偶像之物,行姦淫的事”(啟二:14)。那時,尼希米記載:“在猶大有許多人與多比雅結盟,因他是亞拉的兒子示迦尼的女婿,並且他的兒子約哈難娶了比利迦兒子米書蘭的女兒為妻。”(尼六:18)此段經文總結了上文,開展了下文。因為尼希米的有形事奉於五十二天即完成了聖城的重建,但是卻開啟了十二年之久的無形事奉──聖民的重建。無形聖民的建造乃需要一生之久去培育,“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此書的下半部──第七章至十三章都是記錄此過程。屬靈的領袖不單是建造有形有體的工程,且有一更艱鉅的無形工程等待去建造。此乃是信徒屬靈的生命。尼希米只用了五十二天的日子就可以完成聖城的建造,但卻需要十二年之久去作無形聖民的建造。可見後者比前者更不容易,然而神的呼召同樣地臨到尼希米,他義不容辭地擔負起重任。(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