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頁刊



如何佔苦難的便宜

“雅各故事的‘掙扎神學’”系列之三

戴永富

 

 只剩下雅各一人。有一個人來和他摔跤,直到黎明。那人見自己勝不過他,就將他的大腿窩摸了一把。雅各的大腿窩正在摔跤的時候就扭了。那人說:“天黎明了,容我去吧。”雅各說:“你不給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那人說:“你名叫甚麼?”他說:“我名叫雅各。”那人說:“你的名不要再叫雅各,要叫以色列;因為你與神與人較力都得了勝。”(創32:24-28)

   雅各是個奇葩的人;聖經說,雅各“在腹中抓住哥哥的腳跟,壯年的時候與神較力”(何12:3)。雅各從母腹裏就已經與哥哥角力(他們是雙胞胎),長大後善於為自身的利益鑽天覓縫而搶得先機,甚至從哥哥以掃那裏騙取長子的名分,最後竊取了父親要傳給哥哥的福分。比之爺爺亞伯拉罕,雅各顯得更精明更有抱負:他在福分面前當仁不讓,面對挑戰也不易氣餒。多年後在即將面對恨他入骨的以掃時,他還自作聰明地把家人分成兩隊,因為以掃若擊殺一隊,其他一隊還能生存。在深夜裏與神角力後,他還利用這難逢而驚險的相遇為自己確保恩福。雅各集堅持不懈與精明強悍於一身,但他的狡黠顯然不可被信徒效法。但雅各對神及其福分的不懈追求被神肯定,而我們也要像雅各一樣對屬天的福分有進取心。

   亞里斯多德曾說:“德性一般是處於兩個極端的中間。”所以,勇氣是處於怯懦和粗狂中間,而節儉是位於吝嗇與揮霍之間。這說法雖非絕對,卻頗為合理。面對考驗的信徒容易陷入兩種極端:要麼在憂懼中覺得一切都靠自己,要麼在無奈中覺得既然一切都是靠神,自己只管被動就是了。第一極端是忽視神的恩典的激進主義,而第二極端是忽略人的責任的宿命論。這兩種極端其實都是來自畏懼:第一極端是出於人對受苦和失控的懼怕,而第二極端乃出於人對挑戰和殘酷現實的恐懼。照此,關鍵的是如何在信靠神的條件下積極為神所用。雖然這些極端都一樣危險,但在某些時候,信徒更容易陷入第二種極端,使他們在考驗中停滯不前。但信徒的惰性會給黑暗勢力提供很大的方便。

   神呼召亞伯拉罕、雅各和我們與祂立約,為的是讓人可以與神同工。神很謙卑,祂雖無所不能,但還揀選卑微軟弱的人與神一起完成祂的救贖使命。雅各的堅持也事關神的使命,因神要通過雅各一家使萬民得福。神有時使人覺得神正在與自己角力,旨在激發人的信心而使人勇往直前,並非叫人躺倒不幹。信心是積極行動的源頭,因為信心就是對神的話和應許的全心信靠,而這全心信靠也是加強愛神之心。缺乏堅忍的愛是在變化中靠不住的愛。信心能產生出創意;當事奉遭到攔阻時,信徒對神的信心使信徒想出一些新穎的辦法讓事工在挑戰中興旺。馬可福音記載,有四人抬一個癱子去見耶穌,但因為人很擠,他們拆去房頂,把癱子連人帶褥縋了下去,而基督肯定了他們的信心(可2:3-5)。信心使人為超越眼前的攔阻動腦筋;這說明信心與積極行動沒有矛盾,也說明了信心與迷信的不同,因信心的堅持離不開智慧。

   另一個相關的故事可見於馬太福音第十五章21至28節。當時猶太人鄙視迦南人,認為他們是聖約外的罪人。有一個迦南婦人再三懇求耶穌治好她女兒。耶穌拒絕了她,但這婦人還是跪下來央求耶穌。耶穌於是給她潑冷水:“不好把兒女的餅丟給狗吃。”不料那婦人不但不走,反而“反駁”耶穌:“小狗也可以吃主人桌子上掉下來的碎渣兒呀!”耶穌聽了後,便說:“你的信心真大!就照你所想的,給你成全吧!”耶穌本來沒有侮辱她,而只是考驗她的信心。加爾文說,雅各與神角力的故事說明,神在挑戰我們時也賜予我們抵抗的力量,使我們在角力中得勝。就像耶穌對迦南婦人的數次為難是如同疫苗一樣讓她更強壯也更積極,神所允許的各種試煉會加強人的信心,令人在挑戰中能力爭上游。這也意味着我們要為神的國“挽救光陰”,意即在考驗中,我們不讓撒但把光陰改成使我們遠離神的壞時間,而化光陰為信靠神且積極作工的良機(以弗所書五章16節的正確翻譯是“要贖回時機,因這時代邪惡”)。撒但仍然到處肆虐,信徒若不積極讓神在他們身上動工,眼前的時光會白白地被惡者侵佔。

   然而,信心的堅持和積極性的主要目的是靈命的成長或人效法基督的表現。說信徒在考驗中要有上進心,不是說信徒無論如何要拼命挽救自己的事業,因神有時是要我們停止的。但不管我們的事業或計畫如何,我們還是要在仰望神和效法基督等屬靈事業上有進取心。新約的子民和雅各不同,因目前,我們所追求的福分主要不是關於今世需要的滿足(雖也包含着這個),卻是我們在基督裏的成長;而未來,我們效法基督的成就會給我們復活的身體和完全的滿足。因此,雖然我們有時無法利用苦難改善工作或經濟等身外之物,但是我們總能佔苦難的便宜而給自身靈命帶來好處。若我們在掙扎中決定不浪費試煉而視之為信靠神而效法基督的良機,如此我們就贖回了表面上不好的時間,化之為被聖靈充滿的好時光。對信徒來說,像雅各一樣與神角力而佔苦難的便宜至少有以下兩個表現。

   第一個表現是禱告和讀經。禱告是集積極性與屈服於一身的操練。一生習於奮鬥的雅各無法完全戰勝那位“神人”。神只摸了雅各的大腿窩就能使之扭傷,這令雅各覺悟到,與他角力的這位是個超自然存在。雅各於是挽留神說“你不給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如此,他蒙福的方式主要是通過禱告,即一個抓神不放的禱告。在聖經中,全知之神竟然要亞伯拉罕、摩西、迦南婦人和其他信徒與神“講價”,仿佛允許他們“說服”神或“改變”神的主意。神其實完全知道祂自己要做甚麼,但神謙虛地決定要通過信徒的不斷祈求而成就神的旨意。神藉此呼召信徒不僅要恆心禱告,每次禱告也要有全心的投入,並不怕向神陳明自己要求的理由。但禱告不僅是與神角力的過程,也是人與自己角力的過程,因通過禱告中的掙扎,信徒逐漸發現自己在動機上或要求上的問題。因此,禱告離不開讀經,因為神的話會規範禱告者的心和要求。在讀經中與神角力的意思是我們不厭其煩地深思所讀的經文之意義是甚麼。我們不安於自己能容易理解的道理,而要挖掘出藏於聖經的屬天寶藏來。信徒為此勤於參考注釋書,而不只是被動領受牧師的講道。總之,我們要佔禱告和讀經中的掙扎之便宜為自己的靈命帶來福分,而這也是神與我們同工的表現!

   第二個表現是積極事奉。信徒的一切工作都是事奉神的表現,但積極工作的信徒容易落入偶像崇拜陷阱:若事奉的成就是出於追求聲譽的動機,信徒所完成的使命也不會蒙神悅納。由此,信徒要保持積極和順服之間的平衡,也就是說化事奉的積極性為信靠神的表現。這意味着信徒不是為了事奉而事奉,乃是為了神而事奉。毋庸置疑,與神同工的信徒要有魄力、創意和主動性;神有時考驗信徒,為的是使信徒熟練於尋見或創造事奉良機而讓神的工作“無論得時不得時”都能興旺。但信徒的努力和積極性不能被那種自我倚靠的激進主義極端利用,而總要出於信靠神的心。這樣,我們的事奉也不會受到我們對失敗的憂懼的支配。事奉的積極性不應出於憂懼,因一切都靠神的恩典,否則,積極性會淪為狂妄的野心。但這也不會讓信徒犯宿命論錯誤,因為信徒在掙扎中的積極性和魄力,只要是出於信靠神的心,就是神在世上工作的表現。

 

金燈臺活頁刊 第217期 2022.1
作者戴永富博士目前任教於新加坡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