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頁刊



撒拉為何喜笑?

“在苦難中持守聖約”系列之三

戴永富

 

 亞伯拉罕年老的時候,撒拉懷了孕,到了神應許的日期,就給亞伯拉罕生了一個兒子。亞伯拉罕給撒拉為他所生的兒子,起名叫以撒。…他兒子以撒出生的時候,亞伯拉罕正一百歲。撒拉說:“神使我歡笑,凡聽見的,也必為我歡笑。”又說:“誰能告訴亞伯拉罕,撒拉要乳養兒女呢?在他年老的時候,我竟給他生了一個兒子。”(創21:2-7《新譯本》)

   我覺得以撒誕生這故事很美。它所散發的不是一般的喜樂,亦非狂喜,乃是一種已經被多年的等候和掙扎淨化的純喜樂。歡喜是有層次的。有些歡喜實質上是快樂,而它與身體上的滿足有關(吃得好、住得舒服等等)。這種歡喜與悲傷不共戴天,悲傷的到來會抵銷歡快,使人食不甘味。更上一層是精神上的滿足所引起的歡喜,而它一般與諸如學習和藝術等非物質活動相隨。這種歡喜有時會戰勝悲情,但這還取決於其所依賴的精神享受的有無或程度。再上一層是信靠神所產生的喜樂,這喜樂不僅能與傷痛並存,它其實是一種昇華:聖靈的充滿使人超越各樣遭遇的限制而安息於神的話裏面。情感上的此種昇華不消滅悲情,卻化之為信靠的烘托,即悲情現在起了突出信靠的陪襯作用。這種喜樂是信徒被神的愛馴服的表現,它使人感到平安,不怨天不尤人。

   順服等候的亞伯拉罕和撒拉終於有孩子而笑逐顏開了。以撒的出生是神成全他給亞伯拉罕的應許的表現,也是信徒在新天地得產業的預告。照此,通過學習撒拉的笑的意義,我們也準備自己在末後的日子像撒拉一樣發出聖潔的歡笑。一開始,亞氏夫婦覺得神的應許太離譜了。聽了這應許的亞伯拉罕“笑了起來,心裏說:‘一百歲的人,還能生孩子嗎?”(創17:17《新譯本》)而撒拉也“暗笑,說:我既已衰敗,我主也老邁,豈能有這喜事呢?”(創18:12《和合本》)他們的這些笑是對神的話的譏笑或不信。但生了以撒後的笑則不然;舊約學者指出,撒拉做母親後的笑是基於神所作的奇妙新事。如此,從他出生前,以撒已經與笑有緣,故他的名字以希伯來語的shehoq(“笑”)為詞根。撒拉說“神使我歡笑,凡聽見的,也必為我歡笑(yishaq)”(創21:6《新譯本》),所講的其實是“凡聽見發生在我身上的奇蹟的人必為我‘以撒’(yishaq)了”。一些舊約學者相信,以撒的原來名字可能是“以撒爾”(Yishaq-el),意即“神〔對這孩子〕笑”。這好像不僅表示神愛以撒,也說明最後笑的就是神自己。

   竊以為,以撒出生之後,亞氏夫婦的歡笑至少有兩種。第一是大笑;看了以撒的模樣後,老夫婦相顧失笑,因他們覺悟到:爸爸、媽媽和娃娃都沒有牙齒。第二種笑更深刻,因為他們發現神的確信實可靠;他們在耄耋之年居然能得夢寐以求的兒子。這種笑一般是帶着眼淚的,它如同相違已久的親人彼此擁抱時所發的喜笑一樣離不開涕淚。復活的基督與門徒相遇時可能也如此,我們日後在新天地與已故的弟兄姐妹相聚時也會這樣。在面頰上縱橫的熱淚所傳達的不僅是無以言表的欣慰,也是對神對人的深情。對人(含自己)的深情,因耐心等候加深了我們對自己和所愛之人的珍愛;對神的深情,因耐心等候積蓄了自己對神的信靠,而在應許得以實現的那一剎那,所積蓄的信靠爆發為充滿感恩的愛慕。

   這種深刻的笑讓我們想起詩篇第一百二十六篇:

當耶和華將那些被擄的帶回錫安的時候,我們好像作夢的人。我們滿口喜笑,滿舌歡呼…耶和華果然為我們行了大事,我們就歡喜。…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那帶種流淚出去的,必要歡歡樂樂的帶禾捆回來!(詩126:1-6《和合本》)

   當時還在巴比倫的以色列人在期盼着歸國的時日時,很可能也想起了撒拉生以撒的故事,他們巴望着自己最後能發出撒拉的笑。我相信,當詩篇一百二十六篇應驗的那一天,即當猶大人,尤其是那已經飽嘗了七十年俘虜年日的老一輩,開始遠望着耶路撒冷時,他們的喜笑也被縱橫的熱淚烘托着。這種笑,像撒拉的笑一樣,是發自被神陶冶的肺腑。

   神要我們充滿信心地等候祂,讓聖靈自由雕琢我們的靈魂,旨在使我們最後的笑像撒拉和眾聖徒的笑一樣那麼深刻。換言之,考驗是聖靈塑造靈魂的時機;因要有那樣的笑,非得有像亞伯拉罕、撒拉和耶穌一樣的靈魂。沒有順服的溫柔靈魂,我們會不配或無法充分享受那最後的笑。由此,持守聖約的人是要在當下的哭泣中預期着未來的喜笑。“現在哭泣的人有福了!因為你們將要歡笑”(路6:21《和修》)。守約者的人生是破涕為笑的故事,我們要準備最後發笑,但我們的笑會有眼淚:不是傷心之淚,乃是充滿深情的淚。我們所經歷的一切都準備着那一天的到來。我們都是亞伯拉罕和撒拉的屬靈後裔,故他們等候並得到神應許實現的神奇經歷要在我們身上重演。等候是一個屬靈投資:“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在艱難中專心守住神的應許和信實是等於“種”耶穌自己的信靠順服,所“收”的是基督的復活與勝利。但當耶穌的溫柔和喜樂在我們的身上成形,我們便會發現應許的等候和應許的實現的界線本是模糊的:應許現在就已經開始在我們身上實現。

 

金燈臺活頁刊 第210期 2020.11
作者戴永富博士目前任教於新加坡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