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頁刊

在信仰掙扎中的回顧與反思

黃朱倫

 

經文:詩篇七十四至八十三篇

   前文(參本刊第183至190期)已多次提到,從全部詩篇的整體結構來看,卷一和卷二出現最多的詩歌文體是哀歌;而卷四和卷五出現最多的詩歌文體是讚美詩或頌歌。可見卷三穿插在兩組之間,似乎扮演銜接前面兩卷與後面兩卷的角色。

   詩篇卷三的特色,主要是詩人對神的公義和慈愛有更加成熟的認識;另一方面也確知以色列民和立約的神之間,也是牧者與羊群的獨特關係;加上同時回顧了更多的歷史及反思神的屬性,從個人轉向群體,以致充滿信心和盼望等候拯救者的來臨。卷三的“哀歌”雖然也有呼求、哀歌等等,但常常含有回顧歷史和反思神的屬性的內容,特別是有關神與以色列民所立的約。神的信實與慈愛激發人重新信靠神。

一.七十四至八十三篇的結構大綱

   卷三的整體結構可以分為兩大段,讀者能明顯地看到神與以色列民之間那種牧人與羊的親密關係,這關係成為整卷的主線。同時,神的殿和錫安也是另一條主線。因篇幅的關係,本文將只探討第一大段,即七十四篇至八十三篇。這第一大段的結構大綱如下:  

A. 第74篇(神不會離棄,因以色列民是神的草場上的羊群,1節)

 B. 75和76篇(神為以色列民爭戰─神砍斷惡人的角,75:4、10;神折斷敵人弓上的火箭,76:3)

A1. 第77篇(神不會離棄,因神要帶領祂的子民出埃及,如同帶領羊群一樣,77:7、20)

 B1. 第78和79篇(受鄰國羞辱的歷史,出埃及至大衛王朝及耶路撒冷被毀。神會親自帶領祂的羊群,如帶領他們出埃及。神的子民,牧場上的羊,要永遠稱頌神,78:52;79:13)

A2. 第80篇(耶路撒冷被毀,但神是以色列的牧者,要帶領約瑟好像帶領羊群,80:1)

 B2. 第81和82篇(從出埃及事件,提醒以色列民要順服,81:8-14;並提醒領袖們要按公義審判,82:2-8)

A3. 第83篇(神的牧場─哀歌祈求神拯救,相信神的救恩,因為他們是神的牧場,83:12)

二.第七十四篇選析

   這篇的首11節屬於哀歌,第1節向神呼求:“神啊!你為甚麼永遠丟棄我們呢?為甚麼你的怒氣向你草場上的羊群好像煙冒出呢?”“羊群”指以色列民,比喻神與祂的子民之間親密的關係。詩人要帶出一個重要信息,神絕不會離棄祂的羊群;這是卷三的主要信息,貫穿整卷詩篇。更加重要的是,受膏者是神所立的君王,而神宣告錫安是受膏者,即祂的兒子立為君王的地方和居所(參詩2:6)。

   在七十四篇9至11節,詩人向神提出帶有許多提問的哀歌:為何神沒有任何行動?以致讓敵人猖狂,目中無人。詩人在12至17節指出從創世開始,神就是王,統管萬有,戰勝大海,把它分開,並且打破怪獸的頭;同時也回想神以洪水審判惡人。基於以上提到的神的權能與屬性,詩人最後在第18至23節連續多次地呼求神不要忘記困苦人和受欺壓者的悲情,也不要忘記敵人的猖狂與喧鬧,要起來為受欺壓者辯護,並施行拯救。

   敵人的狂妄與喧鬧,使讀者想起第二篇提及神為王的權能,祂嚴厲地對付那些起來敵對自己的空謀妄想者和騷動喧鬧者(參2:1-3)。那時,神已經在祂的聖山錫安之上立了祂的君王。耶和華對受膏者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了你。”(參2:6-7)可見第七十四篇是在呼應第二篇:神不但是王,也要在錫安山立一位君王。

三.第七十七篇選析

   這篇也像第七十四篇一樣,前半部是呼求,後半部從第10節起,詩人開始述說神的作為與反思神的屬性,再一次建立他的信心來面對當前與將來的挑戰。他確信唯有信靠神才是有福的。

   申訴的例子,1至3節:“我要向神發聲呼求,我向神發聲,他必留心聽我。我在患難的日子尋求主,我整夜舉手禱告,總不倦怠,我的心不肯受安慰。我想到神,就哀怨唉哼;我沉思默想,心靈就煩亂。”

   回顧群體歷史的例子,11及15至20節:“我要述說耶和華的作為,我要記念你古時所行的奇事。……你曾用你的膀臂救贖你的子民,就是雅各和約瑟的子孫。神啊!眾水看見你,眾水看見你就懼怕,……你曾藉着摩西和亞倫的手,帶領你的子民如同帶領羊群一樣。”

   反思神的屬性,6至9及11至13節:“我想起我夜間的詩歌。我的心沉思默想,我的靈仔細探究。主要永遠丟棄我,不再施恩嗎?他的慈愛永遠消失,他的應許永久廢去嗎?……我要述說耶和華的作為,我要記念你古時所行的奇事。我要默想你一切所行的,思想你的作為。神啊!你的道路是聖潔的,有哪一位神好像我們的神這樣偉大呢?”詩人不單因這些回顧而對神有更深刻的認識,同時也解答了前幾節對神的權能所發出的質疑。

   詩人的心靈在極度掙扎後,再次以信心面對困境,在水深火熱的境況中,產生堅忍的抗逆力,倚靠神度過一切艱難的考驗,成為美好的見證。

   第七十七篇與七十四篇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透過回顧歷史及反思神的屬性,再次確定神實在是以色列的神,是一位公義、慈愛,滿有權能的君王。以下有兩節經文彼此呼應,值得深思和探討。第七十四篇1節,詩人一開始就把所要探討的主要問題帶出來,“神啊!你為甚麼永遠丟棄我們呢?為甚麼你的怒氣向你草場上的羊群好像煙冒出呢?”對比第七十七篇的末節,發揮含括平行修辭法的作用:“你曾藉着摩西和亞倫的手,帶領你的子民如同帶領羊群一樣。”這一節不單是回應第七十四篇1節,也是回應第七十七篇7至9節:“主要永遠丟棄我,不再施恩嗎?他的慈愛永遠消失,他的應許永久廢去嗎?神忘記施恩,因忿怒而止住他的憐憫嗎?”詩人藉着第七十七篇20節給予積極和確定的答案。

   第20節的氣氛是何等寧靜,神要帶領以色列民,如同祂藉着摩西和亞倫的手帶領羊群一樣,經過危險之地,免遭禍害。這也指向耶穌基督是好牧人,為羊捨命;祂絕不會丟棄祂的羊。  

四.第七十八篇選析

   有關回顧過去的相關詩篇裏,這篇是整本詩篇中篇幅最長的(共72節),主要回顧神在以色列民中的作為。它一方面敘述神過去在以色列民當中的作為,特別在他們離開埃及後停留在曠野的時期;另一方面訓誨現今和以後的以色列民,從神的作為中看見祂的信實、公義與慈愛的屬性。以色列民有着靈性上的缺欠與不足;雖然神親自引領他們如羊群般離開埃及及經過曠野,但他們還是不忠於神,悖逆神,以至聖殿被毀,子民被擄,促使以色列民要徹底反思。

   重要的是由第67節至72節,詩人再次強調神的信實、慈愛與權能。祂從不丟棄以色列民,揀選了猶大支派而非以法蓮。祂所愛的是錫安山,就揀選了大衛,領大衛出來是要牧養祂的子民,如同牧養羊群一般。“他揀選了自己的僕人大衛,把他從羊圈中召出來;……於是大衛以正直的心牧養他們,靈巧地引導他們。”(詩78:70、72)。詩人讓以色列民看見,神的憤怒是短暫的,但祂的慈愛和恩惠是永遠的。

五.第八十篇選析

   八十篇首節就直接進入牧人的主題信息:“以色列的牧者啊!帶領約瑟好像帶領羊群的啊!……” “神是牧人”— 神是以色列的牧者,祂帶領這個國家,也供應以色列民的需要。在古近東,牧人的稱號也經常用在君王的身上。這信息也是第七十四、七十七和七十八篇的延續和加強(參77:20;78:53、71-72;79:13)。

   這位牧者是大衛和他的後裔;神要使用大衛的一位後裔(參詩2:6-9)。這個信息肯定能激勵以色列民以堅定的信心來信靠神。最後,第八十九篇(這卷的末篇)有一個總結的答案─神要揀選並使用大衛王朝的一位後裔來完成神的救贖計畫。

   這一切都是建立在神與大衛所立的永遠國度王朝的約上,至終指向君王彌賽亞。對於那些無論是在期待回歸或已經回歸的以色列民而言,這是何等有意義,何等激勵人心的事!可見詩人已經在為卷四、卷五將要出現的一系列的君王詩和讚美詩作鋪排。

六.第八十三篇選析

   這首詩歌是屬於群體的哀歌,特別集中於向神請求幫助以色列。此外,這篇與這卷中其他的群體哀歌有重要關聯─稱以色列民為“神的牧場”和“屬神的羊群”。詩人祈求神不要讓仇敵得着“神的牧場”為產業(83:12;參74:1“草場上的羊群”;77:20“帶領羊群一樣”;79:13“作你牧場上的羊的”;80:1“好像帶領羊群的啊!”)。

七.反思和結語

   詩篇卷一、卷二的大量個人哀歌轉入卷三後,個人哀歌的數目就大量減少,群體哀歌卻大量增多,帶來怎樣的屬靈果效?透過群體哀歌裏多方多次的歷史回顧和對神的屬性的反思,看見神從來沒有離棄祂的子民,無論在怎樣惡劣的境況中,神總是如牧人帶領羊群一般的帶領他們。從出埃及至大衛王朝及被擄時期,神的慈愛和信實從未改變。同時,詩篇編者也給讀者看到大衛王朝的約是永遠的;於是神的子民就能充滿盼望地等待大衛的後裔─彌賽亞的來臨,同時期待有朝一日能往聖山到神的殿朝拜耶和華。所以當人不再計較個人得失,能以群體得失為重時,個人哀歌的數量就減少,群體哀歌自然增多;人同時仍然時時充滿信心地跟隨神,學會凡事倚靠祂。當一個人的人生階段進展到第三部曲(詩篇卷三)時,屬靈生命已是相當成熟了。

 

金燈臺活頁刊第191期 2017.9
作者黃朱倫牧師為本社前任總幹事。本文的經文錄自《聖經新譯本》。

插圖:Agnes Leung(agnesleu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