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oldenLampstand.org

金燈臺活頁刊
2018.7 第196期


創世記(十)

憑眼見與憑信心

鍾慶義

 

經文:創世記十三章5至18節

  本段經文記載亞伯蘭與羅得需要彼此分開;亞伯蘭提出讓羅得選擇(創13:8-9)。羅得就選了那看起來富庶肥沃的地區,往東遷移;亞伯蘭則留在迦南地。神賜福給亞伯蘭,重申祂的應許。從這個故事,我們可見羅得的抉擇基於眼見,而亞伯蘭的抉擇基於信心。

一.基於眼見的抉擇

羅得舉目,看見約旦河整個平原,直到瑣珥,都有水灌溉;在耶和華毀滅所多瑪和蛾摩拉之前,這地好像耶和華的園子,也像埃及地一樣。羅得選擇了約旦河整個平原,於是向東移動,他們就彼此分開了。(創13:10-11)

  羅得“舉目”,用他的肉眼去判斷土地的價值,用世俗的眼光來看這地的發展潛力。他衡量他自己眼中所見的,就揀選自己認為是最好的。羅得認為他看見的地是好的:就像伊甸般豐裕,也像埃及般有光榮。無可否認,這種地方使他憧憬着更好的未來。羅得並不知道所多瑪有多邪惡,他只見到財富增長的潛力。他認為自己即使沒有神的恩典和亞伯蘭的慷慨,還是可以大展拳腳。他憑眼見而活,戴着一副世俗的眼鏡來衡量事物與效益;他生命的所有基礎都是在於眼所能見的,他心中沒有神。

  其實,我們憑着眼見作決定和選擇,是因為我們對人生的看法多是世俗的而不是永恆的。我們都為此時此地而活,所追求的是這個世界能帶給我們的。我們活在世上,常被五官吸引,追求擁有我們能夠見到的;換句話說,我們是憑眼見不是憑信心,沒有意識為永恆而活。羅得揀選那地區,是因為他認為那地能給他最大的回報。可是,他最後損失了一切。他世俗的眼光認為是好的,最後卻變成是壞的。他視為得到機會,結果卻變成噩夢。

  羅得選擇了他心目中認為好的地區,漸漸移居到所多瑪(創13:12-13),幾乎因此喪命。下文第十四章記載所多瑪被侵略,羅得被擄去,幸得叔父亞伯蘭營救。第十九章則記載所多瑪和蛾摩拉因為罪惡甚大,結果神要差派天使來毀滅。因為亞伯蘭向天使請求,羅得就在最危險的時間得以逃脫,但失去了一切。

  如果我們坦誠面對自己,就會發現我們作決定的過程與羅得非常相似。羅得的故事其中一個重要的屬靈教訓,就是我們並不真正知道自己的內心。我們對人生的看法經常是世俗的,不是永恆的;因此,我們作決定及選擇時便沒有考慮神,結果很多時候要付上沉重的代價。羅得損失了一切,因為他在人生中沒有考慮神,只揀選他自己認為是最好的東西。而亞伯蘭則有永恆的眼光;他的眼光有神的引導。

二.基於信心的抉擇

羅得離開亞伯蘭以後,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舉目,從你所在的地方向東南西北觀看。你看見的地方,我都要賜給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創13:14-15)

  在這段經文中,敘述者特別地用相同的字眼“舉目”和“看見”來描寫神引導亞伯蘭的目光。亞伯蘭能夠用神的角度看事情,全是神的恩典。羅得與亞伯蘭的分別在於他們如何作決定。羅得的抉擇是基於他眼所能見的物質利益;他從不考慮神怎樣衡量事物。亞伯蘭卻讓羅得優先揀選土地,因他的目光不在於世俗利益,而在於永恆。亞伯蘭聽從神,離開父家前往神所指示的地去,正是信心的表現。神應許他將會成為大國,地上的萬族都將因他得福(創12:1-3)。亞伯蘭無論往何處紮營,便在何處築壇(創12:7、9,13:4),展現他的信心。對亞伯蘭而言,神所應許的,是不能憑人的肉眼想像的,而是要藉着屬靈的信心眼睛去看,去相信神的應許。亞伯蘭和羅得,一個揀選了青草(grass),而另一個則揀選了恩典(grace),有着天淵之別。神有必要告訴亞伯蘭,他將會得到的比他讓給姪兒羅得的更多:“你要舉目,從你所在的地方向東南西北觀看。你看見的地方,我都要賜給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我要使你的後裔好像地上灰塵那麼多;若能數算地上的灰塵,才能數算你的後裔。你起來,縱橫走遍這地,因為我必把這地賜給你。”(創13:14-17)

  主耶穌教導我們要走窄路,進窄門(太7:13-14);這是作主門徒的意義。我們許多人感到作主門徒很困難,是因為我們並不真正知道自己需要甚麼;我們只想要神一點點,對神的要求和命令感到不舒服,但我們卻很想從這世界得着多多!這是因為我們很多時候是以世俗的眼光看人生,而並非從永恆的角度來看。我們今日所作的抉擇,會決定我們的明天。當我們的生活脫離神(世俗的眼光),與永恆(信心的眼光)相對,我們就很可能會作出壞的決定,而在將來後悔。當我們倚靠神而生活,憑信心不憑眼見,以永恆的角度看人生,我們就很可能會作出榮耀神的決定,而神亦會給我們尊榮。

  在人生中我們如何作出種種抉擇?我們怎樣思想自己的人生,奉獻自己,求主帶領?讓我們抽出時間來專心祈禱,聆聽神向我們內心說話,反省自己的生命狀況:我們為甚麼而活?有甚麼纏繞着我們的生命?但願我們能夠對神的聲音更加敏銳,順服聖靈在我們生命中的工作;在人生每一個決定中,以神作為首先考慮的因素,作出辨別和抉擇時是憑信心而不是憑眼見。

 

金燈臺活頁刊第196期 2018.7
本文由梁偉民弟兄翻譯自作者的講章。作者鍾慶義牧師為新加坡浸信會神學院講師。本文的經文錄自《聖經新譯本》。

插圖:Agnes Leung(agnesleung.com

 


https://www.goldenlampstand.org/glb/read.php?GLID=19604
©1986-2024 金燈台出版社有限公司 Golden Lampstand Publishing Society (HK)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