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oldenLampstand.org

金燈臺活頁刊
1998.7 第76期

禱告學

于中旻

 

前言

  主耶穌基督在世的時候,經常有許多人跟隨祂。不過,這些人的目標不盡相同:有的人是愛聽祂的講道;有的人是佩服祂的品格;有的人是存心好奇,願意看看祂行神蹟;更有些群眾是民以食為天,為了經濟上的目的,欣賞主能使魚餅變化增多,跟從祂的路線,希望能夠吃餅得飽!

  門徒們不枉跟隨主,到底是內行,從主的身上,懂得了甚麼是最重要的。他們不求學講道法,能夠口若懸河,會字正腔圓;也不求主傳授幾套行神蹟奇事的本領,可以轟動一時,吸引群眾;他們從主的身上,看見了禱告的榜樣,知道那是最要緊的,是屬靈生活的根本,是事奉能力的泉源。他們的請求:“求主教導我們禱告”(路一一:1)

  主不負門徒的期望,教導了他們禱告。門徒們不負主的教導,實行了主對禱告的教導。新約的教會在五旬節的禱告中誕生了,也在禱告中滋長。

 這新生的教會,是一無所有的小群,卻能藉着禱告經歷迫害,勝過仇敵,站立得穩,而且迅速的發揚擴展。顯然的,不是由於人的力量,不是靠着天然的條件,而是透過禱告,跟屬天的超自然能源聯結在一起,才有如此奇妙的效果。

  因此,新約的教會是禱告的教會,他們的傳道人是禱告的人。使徒們說:“我們要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徒六:4)。

  這裏的工作次序是,祈禱在傳道之先。他們不僅以祈禱準備工作,而是把祈禱列為工作,而且列為最優先的工作。當祈禱與行政工作的時間衝突,依屬世的作法,是看重綜攬庶務的權力,抓緊不放,減少了人看不見的祈禱,有誰會曉得?但使徒們不此之圖,採取屬靈的看法,看忙於事務為攔阻,寧把行政事務委任別的人去作,而不肯犧牲祈禱,不肯在祈禱上面馬虎。

  這是初期的教會,這是增長的教會。

  今天,我們教會的資源比起初期的教會要多,我們所面臨的困難並不比初期教會大;然而教會的進展和品質,卻都遠遠趕不上初期的教會。我們教會的影響力很微弱。我們失去了那“攪亂天下”(徒一七:6)的能力和雄心。我們失去了那“瘟疫”(徒二四:5)般的感染力。當世界的價值觀錯誤,是非顛倒的時候,教會並沒有提供正確的道路。教會變成了最多只能說是溫和的好人,躲在那裏獨善其身,連抗議的氣力都缺少。

  是甚麼時候,我們安於保持這種可憐相?原因在哪裏?這是“你們是世上的鹽…你們是世上的光”(太五:13-14)的定義嗎?是誰允許教會放棄了主交託的使命?是因我們忽略了在禱告方面的投資。倚靠“馬的力大,人的腿快”,而缺乏用膝跪行天路,而在主的道上沒有理想的進步,全然不是意外。

  我們的教會事工走了樣的時候,我們應當回復山上指示的樣式。

  先知以利沙的門徒,去約但河邊砍伐樹木的時候,竟把斧碩頭掉在水裏。“鐵器鈍了,若不將刃磨快,就必多費氣力”(傳一○:10),可以想像,空有斧柄而無頭,會有甚麼效果。

  讓我們思想這裏的教訓:斧頭伐木的效用,是在於頭的重量和刃的鋒利。用來比擬事工上的效能,刃可比作智慧和口才,看不見的重量則是能力。儘管斧刃像剃刀般的鋒利,如果沒有分量,卻砍不了樹,必須二者配合。完全沒有斧頭,剩下的除了失敗還有別的嗎?

  他儘可繼續努力。他可以揮舞斧柄,精彩動人,甚至可以自我安慰;但一項確定的事實是,工作必然沒有實在效果,不能砍伐木料,不能達到擴建房屋的原來目的。先知門徒沒有隱瞞這項問題,立即報告了先知以利沙,並且將斧頭失落的那地方,指給先知看;“以利沙砍了一根木頭,拋在水裏,斧頭就漂上來了”(王下六:1-7)。

  他作對了。教會的主說:“應當回想你是從那裏墜落的,並要悔改”(啟二:5)。  

  悔改,是恢復能力之路的開始。這證明也是我們所應當作的。

  教會缺乏聖靈的能力。必須回到那古道,從禱告得到那上面來的能力。只有走回頭的路,向上的路。此外別無道路。

  今天教會的需要,是注重禱告。

  這不是又增加一本學院的課本,趁大家講靈修的熱,供人在象牙之塔裏鑽研討論;而只是一本禱告手冊,給有心禱告的聖徒實際應用。

  禱告需要實行多於理論。願主多多興起禱告的人來,燃着壇上的火,藉着禱告,把復興帶給這個世代。

  願我們大家來學禱告。

 


https://www.goldenlampstand.org/glb/read.php?GLID=07607
©1986-2024 金燈台出版社有限公司 Golden Lampstand Publishing Society (HK) Ltd.